• 介绍 首页

    帆布包带我回六零

  • 阅读设置
    帆布包带我回六零 第8节
      沈荣柱看了看应雪阳姐弟几人住的房子,认为自己还是有必要告诉她一声。
      “阳阳啊,如果让你们姐弟几人离开村里,你愿意吗?”
      应雪阳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愣了两秒,随后不敢置信的问起:“大叔,你今天让我送东西的目的……”
      后面的话她没有说完,而沈荣柱只是淡淡点头,随后就往他住的牛棚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猜猜要发生啥啦~~~~~~~
      第11章 第 11 章
      应雪阳去了趟城里,回来时又在淘宝上买了支药膏,用一个不起眼的瓶子装着,决定给方良轩家送去。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她以后肯定还有要找方良轩帮忙的地方,这条人脉得好好维系。
      李兰华见她又给自家老太太送药过来,心里别提有多感激,上次送过来的药用完后,她也不好意思再开口问应雪阳要,让方良轩去县城里也没买到。
      “我这次也是顺便看到有,担心奶奶的腿还没好,所以又带了点回来。”应雪阳说得实诚无比。
      “还是女孩子细心,你方叔前几次去城里,就说要买这药,但总也没买到。”李兰华对应雪阳那是赞不绝口。
      送完药,应雪阳才去上工,经过白菜地时,恰好余正功两口子也在。她当作没看见,径直朝前走。
      “哟,大丫头从城里回来了?”陆琴阴阳怪气的问起。
      “也不知道当初从咱余家拿了啥东西走,现在都有钱进城了?”余正功也在一旁附和道。
      应雪阳只是淡淡扫她一眼,没说话,准备继续去地里割草。
      “城里?她是城里人吗?现在不也还在挣工分?”说话的人是与陆琴关系比较好王婶子。
      “陆琴,再过几年你和余老二应该快进城了吧?你家余洛可真有出息,等大学毕业就直接是国家干部。”旁边的杨婶子也跟着来插嘴道。
      陆琴脸上多了几分自豪:“谁说不是呢,我和他爸呀现在就盼着余洛大学毕业,然后他一起进城。”
      “到时候你家里人都吃供应粮,那多好啊!”王婶子一脸羡慕道。
      陆琴听着人对自己这么唏嘘,她光是想想脸上就露出幸福的笑来。
      应雪阳知道刚才几人的那番话是故意说给自己听的,她压根就没往心里去,有句话说知很对,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这边的施桂音听到王婶子和杨婶子对陆琴的吹捧,将锄头狠狠的撂地上,惹得身边的余正思侧眸看过来。
      “你这是咋啦?”
      “没拿稳。”她气呼呼的说着。
      余正思弯腰替她把锄头捡起来,瞥了眼陆琴那边几人,知道自家媳妇是因为刚才那几人的话闹了不开心,耐心的安慰她:“你也别着急,咱小苔明年不也上高中了吗?而且余洛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一定,现在就说进城的话,未免太早了。”
      施桂音到是从这话里听出了异常,眼睛一亮,小声问起:“你是知道啥了?”
      余正思扫了眼周围,见做工的人都离得较远,这才凑近施桂音耳边说起:“咱小苔在学校看到过,余洛好像惹到什么人了,在学校过得不太平,老二家现在还不知道呢,让他们先做做进城的春秋大梦吧。”
      “你、你这话是真的吗?”施桂音难以置信的看着他。
      “小苔亲口告诉我的,这还能有假?”余正思一脸严肃,将锄头递给她,“拿着。”
      施桂音接过锄头,又朝陆琴那看了看,嘴角扯出得意的笑。余洛若是没考上大学,老太太那边还不得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自家儿子身上,到时候她儿子才是替余家光耀门楣的人,光是想想她就觉得挺开心的。
      朱大文这边自从收到沈荣柱给他的信物,看见里面他给自己留的地址,心里就在想着要怎么样见他一面。尤其是在听到应雪阳对他说,沈荣柱在那里过得不好,他心里就更加愧疚。
      想当初那可是沈荣柱极力保他,他才能当上厂长的位置,否则下乡去的那个人就是他了。想到这里,他不由得长长叹出口气。
      朱大文媳妇沈红听闻他的叹息声,还有那惆怅的情绪,就知道这人准是遇着事儿了:“你这是咋啦?从下午下工回来,就不停的唉声叹气。”
      “烦着呢?”朱大文不耐烦的回了句。
      “那你到是说说看,是啥事儿惹得你心烦啊?”
      朱大文想了想,觉得这事还是得和自家媳妇说一声,便将前两天收到的那块蓝天牌手表拿给媳妇看。
      “沈叔托人带信来了,你看咱要不要去看看?”他只说了信物一事,没对自家媳妇说起沈荣柱过得不好。
      沈红接过手表,眼睛刷地就热了,那可是她叔啊,当年只知道他被下放到农村,这些年来她们也不敢去找他,人去了哪里都不知道。现在瞧着当年给的信物,心里是说不出的激动。
      她抹了把眼泪,豪气万千的说:“去,咱为啥不去,若是当年没有沈叔的力保,咱俩咋会过上城里生活。”
      当年两人从农村进城,全凭沈荣柱的帮助,这份恩情,夫妻俩说啥也不会忘记的。
      “依目前的情况来看,咱俩不能一起去,人多难免会引起注意,我一人去就行。”朱大文客观的发表看法。
      沈红想了想,若是两人一起去,确实太过张扬。
      “好,就你去,若是要准备啥,我一定准备好。”她当场拍板决定。
      朱大文按照沈荣柱给的地址,来到了湖红村,当他见到沈荣柱时,他正从水库里挑着一担水往地里走。
      “沈叔?”
      听见有人在叫自己,沈荣柱迟疑了几秒后才转身,看清是朱大文的那一刻,他扯出一丝笑意:“来了?”
      朱大文几步走了沈荣柱面前,将他肩上的水桶卸下,满脸惭愧的说着:“叔,你受苦了。”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去咱住的地方说。”沈荣柱四处打量一番。
      朱大文跟着沈荣柱到的他住的地方,才发现昔日风光的厂长,现如今被安排住在牛棚里,他的心里像是打翻了调味瓶一样,百般滋味。
      沈荣柱将自己平日用的小凳子擦了又擦,这才让朱大文坐。朱大文只觉得这凳子太金贵,他不敢坐。
      “叔,你坐。”说完,他顺势坐在旁边的干草堆上。
      “唉,你这孩子……算了,随你便吧。”
      “叔,你一个人在这里,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等到当前局势过去后,咱们一定想办法让你回城。”朱大文信誓旦旦的说着。
      沈荣柱摆摆手:“我就算了,现在已经这么大把年纪,从来没盼望过这一天。”
      “叔,您别说丧气话,咱肯定能等到机会的。”朱大文安慰他。
      沈荣柱不想再谈自己的事,便对朱大文说起应雪阳姐弟几人的事来。
      “就鱼塘边的小木屋,那三姐弟,你想个办法弄进城里去。那天替我带信的姑娘你应当见过,挺聪明的一孩子,她应该有更好的前程,不能像我个老头子一般,只能生活在这里。”
      “叔,听你的意思,是对那姑娘有安排了?”朱大文问起。
      沈荣柱点点头:“先给她弄进城,然后在厂里安排个职位,不要太好,这孩子挺有干劲的,你到时提点下她,至于两小孩,她自己有安排。”
      通过这些天的观察,他经常见到应雪阳会在干完活时画画,还会教自己弟弟妹妹识字,思想觉悟上就挺上进的,值得好好培养。
      “行,叔,您安排的事我都会照做的。”朱大文满口答应。
      沈荣柱满意的点头。
      事情谈完,朱大文也不宜在这里久待,便起身告辞:“叔,那我就走了,您在这里要照顾好自己。”
      “去吧。”
      沈荣柱站在原地,目送朱大文的身影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那啥。。。。。。
      小可爱们按个爪可好?
      第12章 第 12 章
      送走朱大文后,沈荣柱准备继续回地里上工,应雪阳背着一背篓青草回来,叫住了他。
      “沈大叔,刚刚过去的那人是朱厂长吗?”刚才她瞧见两人一起从牛棚里出来。
      沈荣柱也没想着瞒她:“对,阳阳我有事和你说。”
      “……嗯。”愣了一瞬后,她点头答应。
      应雪阳虽然心里已经隐隐有了猜测,但听到沈荣柱亲口对自己说起,却又多了几分激动。
      “阳阳,城里那边的事我已经让人替你张罗了,等到时候安排好了,你们就进城去吧,我看得出来,你是个上进,又很有自己主见的孩子,到城里去更适合你的发展。”
      沈荣柱虽的话虽不长,但里面却包含了他对应雪阳的信任与肯定。
      应雪阳听完这番话后,整个人都处在震惊当中,却很快就意识到沈荣柱给她创造了机会,愣了半晌才做出保证。
      “大叔你放心,我定不辜负你的安排,进城后我就去报夜校,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还要让弟弟妹妹也成为有用的人,将来报效祖国,也要把你接进城里来。”
      沈荣柱笑着点头,他就知道自己看人的眼光肯定错不了,末了又补充道:“你就不用操心我了,自己好好发展。”
      “可是大叔……”
      应雪阳还想说什么,被沈荣柱抬手打断:“阳阳,听话。”
      她明白了,沈荣柱这是不想让她分心。应雪阳什么话也没说,只看着沈荣柱那越走越远的背影。
      很快就到了队里分秋粮的季节,应雪阳因为每天都挣工分也有份,这可把余家几人的眼惹红了,首先第一个不同意的就是余老太太。
      “凭啥给那丫头片子那么多粮,几个小孩子哪能吃那么多?咱家几口人也没见着比她多,她的粮就该分给咱老余家。”
      “呵,人家早就没跟你一个户口本,凭啥粮就该分给你?”李兰华第一个站出来说话。
      “她吃咱余家粮食长大的,现在粮就该分到咱头上。”余老太太此刻正后悔呢,她当初就不刻听信老二的话,同意那丫头把户口本分走,这下让她粮也分不到,真是亏死了。
      “我这是靠自己挣工分得来的,和你余家无关,粮也不会给你余家。”应雪阳不想和老太太废话,领着自己分得的粮食就要往鱼塘那边走。
      “好呀你个死丫头片子,现在还学会顶嘴了,不管怎么说,你今天分的粮食别想拿走,这可是咱余家的。”老太太说完就要到应雪阳手里来抢。
      应雪阳眼疾手快,将粮食往边上一挪,老太太顿时扑了个空,差点摔到旁边的地上。
      不等老太太那边发话,应雪阳先开口问起:“方叔,这里有人公然抢我的粮食,这是不是贼,我可不可以去乡里举报她?”
      “没错,公然抢老百姓粮食的就是贼,可是去乡里举报。”方良轩说严肃的说着。
      当初应雪阳离开余家那可是啥也没带走,现在瞧着人家靠工分分得了粮食,还有脸来抢,这样的人和强盗又有啥区别,他就没见过像余家这样不给人活路的人。
      余正思见这边闹了起来,虽然他对于应雪阳能分到粮食也愤愤不平,可也没胆大到像他老娘那样,直接从人手里抢。
      “大丫头,怎么说咱们也是一家人,哪有外孙说自己外婆是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