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逍遥章

  • 阅读设置
    逍遥章 第337节
      华静瑶虽是女子,可是活了两世也没在穿衣打扮上费过心思,她把衣裳拿回府里,又把针线房的人叫过来,让她们也看看这衣裳。
      华静瑶不会做针线,可是小艾会啊,尤嬷嬷教导出来的小丫鬟,怎会不会女红。
      小艾说这衣裳的手工很好,所以华静瑶才会把衣裳拿给针线房的人看。
      “咦,这是万福楼的成衣啊,姐姐们,你们看看,是不是万福楼的。”
      几个婆子凑过来,你一言我一语。
      “没错,是万福楼的,我看着像刘福玲的手艺,她最喜欢在这个地方多缝几针。”
      “可你们看这料子,就是普通的杭绸,万福楼给刘福玲一年六十两银子的工钱,岂会让她做普通的杭绸衣裳?”
      “那你说这是谁做的?”
      “你们忘了,刘福玲的那几个徒弟也该出师了吧。”
      “啧啧,她那几个徒弟已经有这个手艺了吗?”
      几个婆子说得起劲,华静瑶干咳一声,她们没有听到,华静瑶只好又干咳了两声、三声、五声。
      婆子们终于打住话头,齐齐看向华静瑶。
      “你们是怎么看出来这是万福楼的衣裳的?”华静瑶问道。
      最早发现的那名婆子指着衣摆内侧说道:“郡主,您看这里,绣着万福两个字呢。”
      华静瑶拿过来一看,果然,衣摆内侧有米粒大小的“万福”二字。
      华静瑶看看小艾,主仆二人大眼瞪小眼,她们谁也没有看到这两个字。
      好吧,也可能看到了,但是没当回事。
      第六二六章 灰衣
      这两个字也太小了!
      “你们说的刘福玲很有名吗?”
      华静瑶知道万福楼,但万福楼是卖成衣的,华大小姐当然不会穿成衣,所以她从未去过万福楼。
      “刘福玲当然不如彩衣坊的师傅出名,不过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万福楼给了她一年六十两的工钱,听说还有分红,她缝的衣裳比别人的要贵上两成呢。”
      华静瑶点点头,让婆子们退下后,她便去了万福楼。
      “这件衣裳的确是这们这里的。”掌柜的轻车熟路便找到“万福”二字。
      “这衣裳铺子里还有的卖吗?”华静瑶问道。
      掌柜的又看了看那衣裳,说道:“有,您稍等。”
      说着,掌柜的就让人去拿衣裳,不多时,便拿来了五六件,果然和这件一模一样。
      “你们卖衣裳时有记录吗,比如登记客人的姓氏。”
      像彩衣坊这样的铺子,对于每一位客人都有一本单独的帐册,甚至还会贴上衣料的碎布,附上所做衣裳的图样。
      逢年过节,彩衣坊还有节礼送到客人家中。
      掌柜的笑着说道:“咱们也有客人的登记册子,但是这衣裳只卖一两五,自是不会登记造册。”
      也就是说,衣裳分三六九等,客人也分三六九等,花一两五买衣裳的客人,当然不用登记造册。
      华静瑶有些失望,她问道:“你能查出这件衣裳是哪位师傅的手艺吗?”
      “这个不用查,小人知道。这款料子是三月里从江南运来的,衣裳则是四月开始卖的,缝衣裳的是李阿娟、刘士红和杨大娥,她们三人都是刘大师傅的徒弟,手艺相似,所以把她们编到一个组,这款衣裳就是她们组缝的。”
      华静瑶真心佩服针线房的婆子们,全都让她们说对了,这件衣裳的确是刘福玲的徒弟们缝出来的。
      所谓术业有专攻,说的就是这个吧。
      让华静瑶对着衣裳看上三天三夜,她也看不出来这衣裳和别的衣裳有何不同。
      只是可惜,这衣裳查到这里又没有可查的了。
      她在书铺里想了又想,恰好巩六过来,华静瑶便问他:“假如你和一个姑娘偷偷幽会”
      “我没有,我从来不干那种事,我要幽会也是大大方方!”巩六大喊。
      “我说的是假如,你别打岔”,华静瑶继续说道,“幽会完了,你却把外面穿的衣裳扔了,这是为什么?”
      巩六怔了怔:“一定是那姑娘不讲究,把鼻涕蹭我衣裳上了。”
      华静瑶想揍他!
      “衣裳上面没有鼻涕。”
      “没鼻涕?那是眼泪?口水?鼻屎?尿?”
      华静瑶担心他会把更恶心的说出来,连忙打断他的话:“衣裳上只有土,还是扔在地上沾的,除此以外,没有任何脏东西。”
      “那就是这个人不想被人发现,举个例子,我小时候,方尚书住我家隔壁,他家院子里有棵杏树,我特意让人照着他家小厮们穿的衣裳,也缝了一身,后来我每次跳墙去摘他家的杏儿,都会换上那身衣裳,后来他家的杏全都摘光了,那身衣裳当然也就没有用了,我就把衣裳给扔了。”
      巩六口沫横飞讲述他的黑历史,华静瑶听得直咂舌,巩清知道他侄子为了偷杏大费周章吗?
      华静瑶把那件衣裳拿出来,放到巩六面前:“你扔掉的是小厮衣裳,那你看看,这衣裳像是什么人穿的。”
      巩六把衣裳抖开看了看,笑道:“这灰扑扑的颜色,一看就是糟老头子穿的啊,我大伯就有好几件灰色的衣裳。”
      华静瑶再次想把巩清拽过来了,听到了吗?你侄子说你是糟老头子。
      “什么人会冒充老头?”华静瑶问道。
      巩门仰着脑袋想了想,接着又低下脑袋想了想,这两个字也太小了!
      “你们说的刘福玲很有名吗?”
      华静瑶知道万福楼,但万福楼是卖成衣的,华大小姐当然不会穿成衣,所以她从未去过万福楼。
      “刘福玲当然不如彩衣坊的师傅出名,不过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万福楼给了她一年六十两的工钱,听说还有分红,她缝的衣裳比别人的要贵上两成呢。”
      华静瑶点点头,让婆子们退下后,她便去了万福楼。
      “这件衣裳的确是这们这里的。”掌柜的轻车熟路便找到“万福”二字。
      “这衣裳铺子里还有的卖吗?”华静瑶问道。
      掌柜的又看了看那衣裳,说道:“有,您稍等。”
      说着,掌柜的就让人去拿衣裳,不多时,便拿来了五六件,果然和这件一模一样。
      “你们卖衣裳时有记录吗,比如登记客人的姓氏。”
      像彩衣坊这样的铺子,对于每一位客人都有一本单独的帐册,甚至还会贴上衣料的碎布,附上所做衣裳的图样。
      逢年过节,彩衣坊还有节礼送到客人家中。
      掌柜的笑着说道:“咱们也有客人的登记册子,但是这衣裳只卖一两五,自是不会登记造册。”
      也就是说,衣裳分三六九等,客人也分三六九等,花一两五买衣裳的客人,当然不用登记造册。
      华静瑶有些失望,她问道:“你能查出这件衣裳是哪位师傅的手艺吗?”
      “这个不用查,小人知道。这款料子是三月里从江南运来的,衣裳则是四月开始卖的,缝衣裳的是李阿娟、刘士红和杨大娥,她们三人都是刘大师傅的徒弟,手艺相似,所以把她们编到一个组,这款衣裳就是她们组缝的。”
      华静瑶真心佩服针线房的婆子们,全都让她们说对了,这件衣裳的确是刘福玲的徒弟们缝出来的。
      所谓术业有专攻,说的就是这个吧。
      让华静瑶对着衣裳看上三天三夜,她也看不出来这衣裳和别的衣裳有何不同。
      只是可惜,这衣裳查到这里又没有可查的了。
      她在书铺里想了又想,恰好巩六过来,华静瑶便问他:“假如你和一个姑娘偷偷幽会”
      “我没有,我从来不干那种事,我要幽会也是大大方方!”巩六大喊。
      “我说的是假如,你别打岔”,华静瑶继续说道,“幽会完了,你却把外面穿的衣裳扔了,这是为什么?”
      巩六怔了怔:“一定是那姑娘不讲究,把鼻涕蹭我衣裳上了。”
      第六二七章 荷初
      招先生的院子名叫荷初小筑。
      顾名思议,院子里有片小小荷塘,此时荷花已经开过,几枝莲蓬从荷叶中伸展出来,嫩生生的,尚未到成熟的时候。
      华静瑶不是第一次来悠然居了,可却是第一次看到院子里带荷塘的,虽然这个荷塘小得可怜,甚至不能称之为荷塘,顶多算是个小水池子,但可以想像,荷花盛开时,这里的景色一定很美。
      “你们这里像这种带荷塘的院子有几个?”华静瑶问道。
      掌柜陪笑:“回郡主的话,咱们这里种着荷花的院子倒是有几个,但有荷塘的只有这一个,其他几个都是种在缸里。”
      “这是活水?水是从哪里引来的?”华静瑶又问。
      “回郡主的话,这是从玉带河里引的水,郡主请放心,当初引水的时候在衙门里备案了,顺天府派人过来看过以后给出尺寸,咱们才敢挖的,沟挖得很窄很深,不会溢水也不会淹到人。”掌柜的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子,这位郡主是拿着飞鱼卫的令牌来的呀,好吓人!
      “你们引水就为了这个小小的池子?”华静瑶显然对这个池子很感兴趣。
      “回郡主的话,咱们这里不仅这一个院子里有水池,另外还有两个院子里也有,一个养了金鱼,另一个做了个泉眼,都是引的玉带河的水。”
      华静瑶点点头,表示听懂了,她也懒得再和掌柜的说话了,这掌柜一口一句“回郡主的话”,她都快要烦死了。
      小院里有三间正房,两间厢房。比起其他只有三间正房的院子,要宽敞许多。
      伙计用钥匙开了锁,房门打开,一股久无人住的味道扑面而来。
      华静瑶的眉头微动,杨晴和杨蓝立刻上前一步:“郡主先不要进去,我们去看看。”
      华静瑶停下脚步,大柱子坐在华静瑶腿边,看着杨晴和杨蓝进去。
      华静瑶拍拍它的脑袋:“你怎么不进去?”
      大柱子看她一眼,一副我又不傻的表情。
      杨晴和杨蓝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起来。
      巩六吸吸鼻子:“那位招先生拜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