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贤弟,你的裹胸布掉了(女扮男装后死对头弯了)

  • 阅读设置
    贤弟,你的裹胸布掉了(女扮男装后死对头弯
      他眉峰微攒,就手掀开如云堆砌的窗帘一角,闪身避了进去。
      “吱呀”一声,是侧门被推开的动静。
      继而却又传来一声突兀的“扑通”声,像是来者被什么物件儿绊倒在地。
      他将帘子掀开一道缝,凝注目力,不多时,终于瞧见一个黑影出现在光晕里。
      黑影身量不高,身上罩着的一件玄衣却极大,似个口袋一般罩住了身形,在这黑夜中竟显得几分诡异。
      破庙闹鬼不算稀奇事,民间话本子里常见。
      可敢在香火正旺的大雄宝殿里撒野,此小鬼胆子如此之大,他倒是想见识见识。
      那黑影再往前行,待到了光盛处,将蒙在面上的巾子取下,方显出一张如白玉的脸。
      这张脸着实生动,一对杏眼咕噜咕噜,转了两圈后见庙中无人,将将松了一口气,下一息便得意的挑挑眉头,仿佛能在半夜三更溜进佛殿是什么了不得的壮举。
      他有些讶然。
      不是鬼。
      是潘安。
      这位夫子倒是路子广,哪里都有他。
      此时薛琅也已认出,潘安身上那件宽大的玄衣,倒像是上回赛马节上惊马,他解给他的那件玄色缺胯外袍。
      潘夫子深更半夜鬼祟来此,还穿着他的衣裳,说是来求经问道,他真是半分不信。
      且看此人究竟要作何妖。
      崔嘉柔揉着摔痛的膝盖,握着一根细长竹竿沿着一排昏黄的油灯往前行。
      真是出师不利,刚进来就被一根扫帚绊倒。
      又是哪个扫地僧坑她!
      她一直行到释迦摩尼金身跟前,抬首一看,佛祖翘起的手指间,那道灵符还在那处。
      她将竹竿轻放于地,上前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对着佛祖轻叹一口气,“莫怪我即将对你不敬,要怪就怪你门下弟子学艺不精,一卦将我骗到西域,让我撞上薛琅。他专门刑克于我,这般大的漏洞,贵弟子怎能算错!这委屈不能我一人受,你作为师尊也须分担些许。”
      她的话刚刚说罢,不知何处传来“嗤”的一声轻响。
      她忙转首四顾,但见周遭众神像影影绰绰,油灯憧憧,或许黑暗里就藏着许多等着偷香油吃的耗子。
      她心下有些害怕,不敢再耽搁,对着神像磕了两个头,爬起身将长衫捞起往腰间一缠,拿起竹竿一比划——
      那符高高在上,离竹竿远得不是一般二般。
      她便溜回侧门边,将方才绊倒她的扫帚取回来,从衣衫上撕下一根布条,把扫把同竹竿缠起来,站上桌案跳起来一试,还是差一截。
      若还要尝试,最好把两张桌案叠起来,那样的动静可就大了。
      据小和尚所言,虽然夜间每隔一个时辰才会有僧人前来添香油,可庙里还有巡夜的和尚随处出没。若殿中动静惊扰了他们,她被逮起来,顶着个盗符贼的名头,怕是白银亲王都不一定能保住她。
      那时她只有灰溜溜逃出龟兹,下一站不去海里寻长生不老药都不行了。
      她望着离笤帚还差了一截的灵符发了一阵呆,忽然灵机一动,从靴筒抽出一把随身携带的纸扇来。
      将展开的纸扇绑在扫把的顶端,再站上桌,对着佛祖的金手,将手中杆子连挥两下。
      纸扇掀起一阵清风,那灵符一角果然抖了两抖。
      她忙趁热打铁再将杆子连续挥动,灵符几经颤抖,倏地脱离了佛像手指。
      她还未来得及欢呼,灵符却不落反升,在空中几个飘忽,最后竟飞到了另一尊高高佛像的头顶,趴在那里再也不动了。
      她举着竹竿傻了眼。
      未呆几息,但听“吧嗒”一声,杆子顶端的纸扇未曾绑结实,径直落下,一下子便将桌上相邻的两盏油灯打落。
      盛灯油的瓷碗摔碎于地,清脆的声音在这静夜里份外明显。
      外头的脚步声几乎瞬间而起,将空旷寺院的静夜撕碎一角。
      她额上浮汗倏起,顾不上竹竿与扫帚,只将纸扇捞在手中,似一只无头苍蝇般在佛前几经瞎撞,终于瞧见窗边的帘子。
      锦帘层层叠叠,是个藏人的好去处。
      她蹑手蹑脚奔过去,掀起窗帘一角就钻了进去。
      刚进去便察觉出不对劲。
      里头有人!
      迎面陡然现出一只大手,径直捂住了她的唇,将她险些而出的一声惊呼挡了回去。
      继而她的两只手被紧紧箍住在了身后,一道高大的黑影笼罩上来,将她紧紧抵在了墙上。
      她的内心一阵绝望,正要豁出去挣扎,耳边已多了一道声音,几不可闻,“莫动!”
      几乎同时,外头传来“咚”地一声巨响,侧门被人从外用力推开了。
      轻轻重重的脚步声一路进了大殿,围绕着几座佛像经久不去。
      薛琅将窗帘用脚尖轻轻挑开一道缝隙,但见两个小和尚绕着释迦摩尼佛像转了一圈,瞧见只有地上被摔碎的两只油灯碗,只当是夜里偷香油的耗子之故,便用地上的那把扫帚清扫干净,又寻了些香灰洒在地上,将地上的油渍也一并清理。
      另外三四个僧人手中各提了一根棒子,在四周接连巡视,除了大喇喇摆在佛前的竹竿同扫帚,并未发现旁的物件。
      一个和尚埋怨道:“这定然是戒能干得好事,一连几日都偷懒,竟将这些杂物摆在佛祖金身跟前。”
      另一个和尚便板着脸道:“你说这话何意?当初收他为僧,不是代住持之意?”
      “若非你在代住持面前替他说好话,他会留下来?”
      两个和尚就此压低声争吵起来。
      薛琅对这些修为欠佳的和尚不感兴趣,转回了头,倒是怔了一怔。
      帘内黯淡,一道细如箭簇的灯光顺着他方才挑开的窗帘缝隙透进来,正好照在潘安的半边面颊上。
      “他”的一边杏眼落在那道光里,也似箭簇一般,含着怒火一瞬不瞬盯住他。
      显然这短暂的几息,“他”已是认出了他。
      见他回首,嘉柔当即挣了一挣。
      他手上也未见如何用力,却将她箍得死死,半分挣脱不开。她趁机一脚踹向前,他似早已防备,轻松便将她的腿夹住,刺不进去也抽不出来。
      她一脚悬空,虽竭力想同他保持距离,可难稳身形,反而几乎半个身子都贴住了他。
      男人似火炉一般的体热透过初夏单薄衣衫,轻易将她浸染透。
      他的掌心遍布厚茧,将她的唇剐蹭得刺痛。
      她被这陌生的碰触激得打了个冷战,汗毛瞬间倒立。
      他唇角微勾,温热的呼吸喷洒在她耳畔,近乎无声道:“不巧得很,又遇上了。”
      此时,外头吵声已停,他给了她一个“莫乱动”的眼神,又透过窗户缝往外看去。
      外头的僧人们虽然不再争吵,却并未着急离去,而是提着油壶,挨个将油灯碗重心注满。
      两个碎碗中,有一个恰巧是薛琅动过手脚的那只。如今被清扫走,又寻出来新的碗,将碎了的那两个补上去。
      实在太过磨蹭。
      随着每个碗中的香油添满,殿中灯光大亮,帘子后头也没有一开始那般暗沉。
      待他再回首时,倒是怔了一怔。
      她眸中原先的怒意已消失不见,全然转成了楚楚可怜,暗含几分哀求。
      他此时方发现,她的眼珠并不是汉人常见的乌黑,更接近吐火罗人的瞳色,像一汪清澈又黏糊的蜂蜜。
      掌心里她的嘴唇温软细嫩,狭小的帘内荡起不明香气,似有若无。
      他神色沉沉,压低声同她道:“我现下松开你,你若发出一点动静,你我一起被僧人捉走。”
      她毫不迟疑地点头。
      他眸光几闪,松开了手。
      她无声地长吁了一口气,向他笑了笑。下一息却欺身而上,径直勾住了他的颈子,整张玉面都凑在了他眼前,唇色红得惊人。
      “你作甚?”他眸色一瞬间锐利,似射鹰的箭羽。
      她面上的笑意越发柔媚,琥珀色的双眸中闪现着危险的光,脚尖一点,将唇瓣凑近他的耳畔,刻意吹了一口气,“将军可来了兴致,不若你我就地……”
      男人的身子似乎微不可见地抖了抖,眸中墨色浓浓,只转瞬间,他却就势凑近她,一抹冷笑浮上唇角,“想恶心我?你可以多试试,本将军不是恶心大的。”
      “谁在说话?”外头的僧人终于被他二人的声音惊动。
      有人放下油壶,提上棍子,警惕地朝帘子方向行过来。
      她贴在薛琅身上一动不敢再动,怒瞪薛琅一眼,用口型叱骂他:“都是你!”
      外头脚步渐近,他却毫不担心,只淡漠注视着她。
      她神色逐渐慌张,终于忍不住嘟起润泽的唇,发出几声惟妙惟肖的“吱吱”声。
      “是耗子?”外头的和尚脚步一缓。
      他挑一挑眉,又放下。
      擅长学耗子叫这种把戏,放在此人身上真是一点不奇怪呢。
      她不敢松神,秀气的眉头轻笼着,紧张地望着他,等他再想办法。
      他不慌不忙,直到僧人的脚步声又起,方对着小小的帘缝指尖一抖,外头便响起一串细微的滚动之声。
      她忙又配合几声越来越轻的“吱吱”声。
      “快,耗子逃向门边了,追……”帘外和尚们齐齐往远追去。
      再未回来。
      佛殿终于重归寂静。
      嘉柔长吁一口气,搭眼见男人已拉开了帘子,离了她足足有一丈,神色冷得似暗夜的风。
      她双手叉腰仰天“哈哈”两声,啧啧赞道:“能抱一把美男子,不虚此行也!”
      薛琅眸光肃杀,眼见她在笑得最欢畅的时候,“吧嗒”一下,两行清泪毫无征兆地顺着面颊滚落。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