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带着灵泉快穿

  • 阅读设置
    第14节
      鉴于李泰不喜欢在衣裳上绣花花草草,米朵选了简单大气的四喜如意纹,却又做了细小的改动,让纹样看起来更加清逸秀雅。
      至于衣料,米朵选的是淡青色、灰色以及玄色。
      安王府里有那么多手巧的绣娘,却让卢玉兰出来找她帮忙,一定是李泰不喜欢王府崇尚的那种喜庆艳丽的风格。
      这样简单大气的衣裳做的很快,米朵很快就做好了五六身衣裳,在卢玉兰再来的时候将衣裳交给她。
      卢玉兰这次来的时候,还给米朵介绍了个客户,是和安王府世代交好的□□上的□□郡主。
      □□郡主一到店里,就被店里刚摆放出来的一件成衣所吸引。
      那件成衣是米朵吸纳了现代的晚礼服做出来的一条湖蓝色素纱碎花长裙,这条长裙一共用了三层素纱,最外面的那层什么都没有绣,就是一层普通的湖蓝色素纱。第二层绣的是淡紫色的碎花,每朵不过莲子大小,错落有致的分布在素纱上。第三层绣的是深紫色的碎花,刚好绣在第二层碎花的空隙位置,几乎是分毫不差的填补了第二层素纱的空白位置。
      三层湖蓝色素纱重叠在一起,湖蓝色,淡紫色,深紫色,三种颜色交织在一起,有着一种绚丽夺目的美,却又不失淡雅秀丽。
      这样的裙子,□□郡主还是第一次见,当即就定了这样一条裙子。
      米朵马上让人把那条裙子拿走,既然要走高端路线,那么一定要保证卖品的独一无二,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回头客。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休息一天的,可是逼了自己一把,最后还是做到了。
      第22章 侯府孤女
      卢玉兰则看中了另一件成衣,那是一件鹅黄色绣昙花的对襟褂子,暖系的色调配上大朵的白花,美得低调秀雅。
      太后生辰那日,卢玉兰和明心郡主便穿上米朵做的衣裳参加了宫里的寿宴。
      有她二人在寿宴上不遗余力的替米朵做宣传,加上太后很中意米朵所绣的那两幅双面绣,米朵的绣衣坊一下子就打出了名气。
      绣衣坊的生意好起来以后,陶氏又将米朵的婚事摆上了日程,刚好侯夫人和老太太也有意给米朵说亲,很快就挑出了好几个人选来。
      这件事情给了米朵一个搬出侯府的契机,她很快的选好了住宅,第二天就从侯府搬了出去。这样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让陶氏彻底不敢再提婚事,觉得姑娘大了,已经不是她能劝说的了。
      米朵解决了后顾之忧后,一心扑在绣衣坊上,想让它与前世的玉容阁一样,名扬天下。
      三年以后,绣衣坊彻底在京中站稳了脚跟,不仅推出来的成衣大受欢迎,就是米朵所绣出来的双面绣也供不应求。
      但是距离名扬天下还有一定的距离。
      米朵就在这个时候才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双面全异绣研究出来,一旦自己能绣制出一幅双面全异绣,肯定能让绣衣坊的名声大噪。
      米朵想清楚以后,就将绣衣坊交给陶氏全权打理,平日里只接几个老熟人的单子,将余下来的时间全部用来研究双面全异绣。
      有的时候遇到问题,她便去和沈娘子商量。
      沈娘子的蕊香园也越开越好,其名声虽不及米朵的绣衣坊大,但在京城也有一席之地。
      两人为着双面全异绣的事,常常聚在一起探讨,有时候为了一种针法的使用两人要实践上好几次,才确定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人长时间的钻研,终于让她们摸出了一点头绪。
      可是两人在绣制的时候,沈娘子却因为绣技没有达到非常娴熟的地步,有一种针法始终掌握不了。
      米朵则靠着服用灵泉水后越发灵敏的手指和强大的记忆力,终于在某天成功解决了一个困扰她很久的问题,然后花了半个月时间,成功绣出来一件小幅的双面全异绣。
      这幅双面全异绣,米朵并没有将它摆在店里,而是打算将它送给卢玉兰。
      此时卢玉兰已经有了两个嫡子傍身,世子李泰虽然不甚喜欢她,但也会给她应有的尊重。她现在在府里的地位很稳固,加上又深得太后喜欢,就是安王妃现在也大不敢为难她。
      那位庄姑娘虽已在安王妃的授意下进了府,但是世子李泰既不碰她,也不给她应有的名分,虽然有安王妃照拂,但也几乎成了府里的笑话。
      所以卢玉兰的日子现在过得特别舒心,米朵给她下了帖子,她半个时辰后就坐车过来了。
      当看到双面全异绣的瞬间,卢玉兰的眼睛都亮了。
      太后的寿辰,她几乎每年都会送一幅米朵绣的双面异色绣,可是绣的再好,时间久了,人们也就看的稀松平常了。
      何况,会绣双面异色绣的绣娘虽然少,但却并不只米朵一人,但是这双面全异绣就不一样了。
      卢玉兰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她有预感,若是将这幅双面全异绣送给太后,她老人家一定会凤颜大悦。
      米朵看出了卢玉兰的心思,她直接了当的说道:“这幅绣品是我送给你的。我希望你暂时不要当做礼物送给他人。”
      “这是为何?”
      米朵微微笑道:“这双面全异绣我还没有完全掌握,所以我想到各地走一走,拜访一下各地的名师。这幅双面全异绣当做是我给的报酬,希望你能在我离开的时候,抽空照看一下店里。”
      听米朵说她还未真正掌握双面全异绣,还要到各地拜访拜师,卢玉兰忍不住看了一眼那幅双面全异绣,疑惑的说道:“可是在我看来,这幅双面全异绣绣的很好啊!”
      米朵道:“可是在行家看来,这幅双面全异绣还是有一些缺陷的。有些线头处理的不够好,还有一些针迹也露了出来。而且以我目前的水平,只能绣这样篇幅的双面全异绣,再大的就不行了。所以我才让你自己珍藏,不要让别人知道。”
      卢玉兰点头道:“你说的话我懂了。不过你这一去要走多久啊?”
      米朵道:“不知道。也许是一两年,也许是三五年,不过不管多久,我总之是要回来的。毕竟绣衣坊在这里,我总不能放着它一直不管。”
      卢玉兰有些不舍:“你这一走,我可就有好几年穿不上你做的衣裳了。”
      米朵道:“其实绣衣坊其他的绣娘已经得了我的真髓,做出的衣裳不比我做的差。”
      话是这么说,可在卢玉兰看来,其他绣娘们的手艺始终是差了那么一些,她便再三叮嘱米朵要早去早回。
      等送走卢玉兰,天色已经不早了。
      米朵又在店里交代了一下,等她出来的时候,已经临近黄昏。
      她正要扶着丫鬟的手上马车,忽然听到一阵马蹄声,米朵忍不住闻声望去,就见当先一位男子骑着一匹纯黑色的马,后面跟着两个随从也骑着马,当先朝她的方向驶来。
      米朵粗粗扫了一眼,只见领头的那位男子穿着一件银白色绣淡墨山水的圆领袍,容貌生的英俊挺拔,气质却外放粗犷,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野性,偏偏他脸上的神情却又高冷无比,让他整个人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感觉。
      米朵只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无他,那件银白色绣淡墨山水的圆领袍是她亲手缝制,而它的主人根本不用猜就知道是谁。
      不过此时此地,米朵已经不惧和他撞上,她淡然的转过头,扶着丫鬟的手上了马车。
      马车已经驶出去一会儿,已经下马的李泰却还立在当地,刚刚上马车的女子给他的感觉非常奇怪,像是前世他们认识一般。他呆呆的看着马车渐渐消失在眼前,忽然觉得有种什么东西离开了他似的,让他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身边的随从提醒他,“世子,还去绣衣坊吗?”
      李泰这才想起,他本来是要到绣衣坊寻世子妃的,便压下心中的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去店里找世子妃。
      可惜世子妃已经在两刻钟前走了,李泰又在当初遇见米朵的地方停立了好一会儿,方才若有所失似的上马离开。
      半个月以后,米朵和沈娘子作伴一起南下。
      沈娘子在京中这么多年,已经攒下了一笔丰厚的家私,早有归乡的念头,听闻米朵要四处走访各地的名家,便将铺子转让出去,和她一起上路。
      米朵就顺势跟着沈娘子到了苏州,苏州作为苏绣的发源地,自然是绣娘遍地,米朵一边跟她们学习切磋,一边继续研究双面全异绣。
      两年以后,她便辞别沈娘子,到了一直心仪不已的湖南学习湘绣。
      有苏绣的基础在,米朵学起湘绣来十分容易,而且她寻的师傅也是一等一的湘绣高手。这位高手本来在知府里做绣娘,是米朵听闻了她的名声,动用了一下自己背后的势力,才将她请到自己身边教自己学习湘绣。
      有这样的高手在,不出三年,米朵就掌握了湘绣的全部绣技和针法。
      接着,她又走到了蜀中,学习了蜀绣;走到洪湖,学习了汗绣;走到开封,学习了汴绣;又走到晋地,学习了晋绣。
      等她回到京城,已经远不是她跟卢玉兰所说的三五年光景,而是十几年以后。
      为了庆祝她归来,卢玉兰特地在京城最有名的酒楼订了一桌酒席,便邀知己好友给米朵接风洗尘。
      席上,米朵侃侃而谈各地的风景,却绝口不提她的绣技增长到了何种境界。
      还未熬到席末,已经嫁作人妇的明心郡主就忍不住问道:“之前我听世子妃说,苏老板南下的时候是想取长补短,绣出更好的双面绣。不知苏老板现在绣技如何,能不能让我们大家看一看你最近的绣品?”
      米朵微微一笑:“之前因为急于赶路,所以最近半年多都没有绣制什么绣品。不过大家若是想知道我的绣技进步到了何种地步,我可以将我前两年所绣的几幅双面绣拿出来给大家赏玩。”
      第二天,米朵便将那几幅双面绣拿到店里,供这些熟人们欣赏。
      卢玉兰比别人更知道米朵的底细,她飞快的扫视了一眼这几幅双面绣,很快发现了一件中幅的双面全异绣。
      那幅绣品,正面绣的是一只扑蝶的小白猫,绣者用了大量的虚实针,使得绣品中的小白猫娇憨顽皮,生动传神,另外还兼用施毛针、乱针等针法,色彩层层相接,将小猫皮毛的光滑柔顺表现的形象逼真。
      反面绣的则是一幅梅竹鹦鹉图,绣者用扎针绣鸟爪,用长短针和扎针绣树干,使得鸟爪看起来坚实有力,树干盘曲虬劲。
      正反两幅绣图,不仅图案不一样,就连所使用的色彩都不一样。正面不过用十多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反面却得用到几十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可是却衔接的天衣无缝,堪称一绝。
      卢玉兰再回想米朵送给自己的那件小幅的双面全异绣,虽然正反两面图案不一样,但是所用的色彩却是一样的。
      现在对比一下,自己珍藏的那件小幅的双面全异绣,确实不如眼前的这幅双面全异绣。
      正当卢玉兰惊叹于眼前的这幅双面全异绣时,明心郡主也发出了惊呼声。
      明心郡主一进门,就被当中的一幅山水刺绣所吸引。
      整幅绣品长一丈,宽六尺。左边一半绣的是一首七绝,不光绣了二十八个字,还绣了作者的落款和印章。
      右半边绣的则是一幅淡墨山水图,图中景物不多,只有一棵柳树,两棵松树,几点山石和一两只渔船点缀而已。
      但是这幅绣品看似简单却将画与绣巧妙结合,将原作笔墨的枯润、笔锋的藏露、线条的圆折、整个画面的构图布局,表现的精准完美,令人叹服。
      若不是明心郡主亲眼所见,很难想到这样一幅堪称大家的画作会被这样被如实的绣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自己得的不是感冒,应该是鼻炎。吃了三天感冒药,一点用都没有,呜呜呜
      第23章 侯府孤女
      等众人回过神来以后,便纷纷给米朵下单。
      这个要双面全异绣,那个要山水刺绣图,那个要双面异色绣。
      米朵来者不拒,她这些年学到了不少新的本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磨练一下学到的针法和绣技。
      众人都走后,卢玉兰又返回了店里。
      米朵看到她也不意外,将尚温热的茶水给她倒了一杯。
      卢玉兰接过却不急着喝,反而问米朵:“你可有把握绣一幅正面是观音,反面是寿字的双面全异绣。”
      米朵一听就知道卢玉兰求这幅双面绣应该是拿来献给太后,便沉吟了一下道:“那要看你要多大的尺寸,给我多少时间。”
      她若没有记错的话,距离太后的生辰已经不到两个月了。若是小幅的双面全异绣还可以,大了,她也赶不及。
      哪知卢玉兰却道:“尺寸要中等的那种,时间给你五个月可够?”
      米朵就问她:“你这样急急要一幅双面全异绣做什么?”
      卢玉兰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那大儿子,放着我给她挑的诸多千金不选,反而看上了一个穷翰林的女儿。偏偏那翰林有骨气,不想女儿嫁入高门,怕遇到看不起她的恶婆婆磋磨他宝贝女儿。
      依着我的意思,既然是那翰林不愿意,我们自然也不好上赶着去结亲。可是我那儿子不知像了谁的性子,非那翰林女儿不娶。我做母亲的,又怎么能拧得过自己的儿子,少不得替他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