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表哥待我多冷峻

  • 阅读设置
    第10节
      谁知殿前金光熠熠,慕远之却俯身行礼,清然笑道:“承蒙圣上厚爱,本应万死不辞。然素闻鹿鸣书院乃皇家所设,历代人才辈出,远之愿前去鹿鸣书院,为我大临尽授平生所学。”
      圣上闻言,默然几许,终朗声大笑,赞他不流于俗,便封了他官职,留任鹿鸣书院。
      春晖柔和,鹿鸣书院中屋舍座座,溪流潺潺。画着山水长雪的屏风前,慕远之神色如沐春风,淡笑着望向谢淮。
      谢淮冷峻似雪,面无表情。
      慕远之不禁一笑,轻声道:“你入学一事,安国侯已交代过。你只需提笔答卷,待我考校过后,再斟酌是否入内院。”
      谢淮并不多言,只垂眸瞥了瞥慕远之递来的几页问卷,便提笔沾墨,神色淡淡地落笔作答。
      一柱香过后
      慕远之执着谢淮的考卷,神色渐渐郑重起来。
      这份考卷分为帖经、诗赋与经义,难度可谓不低,听闻谢淮不曾得过夫子教导,不曾想他竟俱都答出来了。且一番策论,精辟独到,言辞犀利,即便是山雪内院的学生,怕也有不及他的。
      何况……他才九岁。
      慕远之微微一笑,将纸卷细细拢好,叹道:“你之资质,少有人及。鹿鸣书院前一位这般天资过人的学生,还是你的表哥阮青令。”
      只是……思及方才那凌厉的笔锋与措辞,慕远之心中微沉,只是谢淮比阮青令锋芒更甚。若阮青令是平定四方的铜鼎,谢淮便是寒光凛冽的利剑。待教他成才,若他心中无善,只怕是终成大患。
      慕远之望了谢淮一眼,忽道:“听闻你乃安国侯的外甥,今日安国侯府待你如此,若日后安国侯府有难,你待如何?”
      这位夫子,竟是在出言试探。
      谢淮抬了抬眸,心中对他所说的安国侯府不屑一顾,讽笑一声后,语气淡漠,言简意赅道——
      “佛不渡我,还叫我渡人。”
      拢着纸卷的手紧了紧,慕远之心中苦笑。这谢淮当真冷傲,此话也不知是在讽刺安国侯府,还是在讽刺他了。
      “罢了。”慕远之头疼地揉了揉眉间,朝谢淮道:“我已无话可问,今日你便先回去罢。”
      谢淮面色不变,起身行礼,然后毫不回头地走出了竹舍。
      慕远之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百转千回,说来自从见谢淮的第一眼……便觉得他与哪位故人甚像。
      那位故人,应当很重要才是。
      正思量间,慕远之忽见竹舍外的石路上奔来一道小身影。瞧之模样,却是安国侯那年仅四岁的小女儿。
      只听得她边奔来边朝谢淮招手:“表哥!”
      谢淮垂眸,冷峻眉峰微皱,若叫他人见了,定以为他是不耐烦。然而慕远之却惊讶地瞧见,谢淮他探了探脚,将石路上的青苔不着痕迹地拭去。
      小姑娘安然无恙地奔到了他身侧,没踩到一片青苔。
      慕远之陷入震惊之中。
      只听得谢淮冷冷朝那小姑娘道:“唤什么唤。”
      被他一喝,小姑娘神色顿了顿,委屈道:“要回家了,我才来唤你,凶甚么凶。我偏偏唤——表哥表哥表哥!”
      谢淮凝眸,冷冷地瞥了她一眼:“如蝉聒噪。”
      说罢,拂袖而去。
      小姑娘牵他的衣袖,扬声:“等等若若。”
      二人渐行渐远。
      慕远之久久没回过神。
      恍然掀开谢淮所写的试卷,他神色停顿许久,才不知觉笑了起来,悠悠叹息:“却也不是冷心冷情之人。”
      谢淮最终还是入了鹿鸣书院的内院。
      得知这个消息时,三夫人罗氏嘟嘟囔囔道:“怎么也叫他去了,那束修我们可不会出……”
      碧枝福身一笑道:“三夫人且放心,侯爷说过,表少爷的束修与笔墨纸砚等不劳您费心。此次前来,乃是为了取表少爷的生辰八字,好为入院做准备。”
      听闻此话,罗氏哼了一声,却还是命人将谢淮的生辰八字取来,只道:“既不用我们出,那便去罢,左右也是不亏。”
      碧枝心中不禁笑了笑:“是。”
      待取了谢淮的生辰八字,回到朔雪院中,正好遇到侯爷在教若若小姐念书识字。碧枝将纸卷递上,阮连臣颌了颌首,便命她退下了。
      若若见状问道:“爹爹,这是什么?”
      阮连臣温声笑了笑:“这是你表哥的生辰。鹿鸣书院分为绵雨、蝉鸣、红叶、山雪四大内院,入院时需将生辰八字交上,由院中夫子考核,按年龄分院。”
      六岁之下,便是在绵雨院;七岁至十岁,则在蝉鸣院;十一至十三,便是在红叶院;而十三以上,则在山雪院。
      阮青令如今十一,应在红叶院。然他课业出众,得夫子赞许,故而特升了一院,如今已在山雪院中念书了。
      “我懂了。”
      若若明白过来,心中微动,忽然悄悄瞥向那记载了谢淮的生辰八字的纸卷。
      默默算了算,心中惊了惊。
      谢淮的生辰,竟只在三日之后了。
      第11章 书声琅琅时
      时光流转,春意渐浓,朔雪院中也添了三分翠色。备好了湖笔、松墨、宣纸与澄泥砚后,很快便到了去书院的日子。
      坐着长檐马车入了鹿鸣书院,若若便与谢淮分道而行了。谢淮在蝉鸣院,她则在绵雨院,而说来正巧,绵雨院的夫子正是慕远之。
      竹松画屏前,慕远之牵着若若的手,朝阁内十几位学生笑道:“这位是安国侯府的阮青若小姑娘,日后便是你们的同窗了,你们要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阁中一众小孩齐刷刷喔了一声,便直直地盯着若若瞧。
      很可爱的小姑娘。
      小少年们心中暗暗道。
      慕远之沉吟一声,牵着若若走到阁中一个空位前,温声道:“你坐这里,可好?”
      若若点了点头,抱着小书卷就要坐下。
      “夫子!”
      那座席之后的一位锦衣华服少年却忽地举起了手,不悦道:“她坐这里会挡着我的!”
      慕远之闻言却朝他拱袖行礼,笑道:“四殿下,若若身量并不及你,怎会挡着你呢?”
      四殿下?那岂不是宫中的四皇子了。
      若若扭头,瞧着眼前这位玉冠高束,一袭赤金华衣流光熠熠,眉目郎阔的小少年。
      小少年不曾想她会望来,见她一双玉眸如莹莹夏日,玲珑清澈,面色顿时局促了几分,只憋着脸道:“夫夫夫子,学堂里不需唤我四殿下,唤我临御便可。”
      “听见了吗?”
      他抱着云纹衣袖,目光若有若无地扫向若若。
      若若:“……”
      不会在与她说话吧。
      慕远之不禁笑了笑:“是,临御小殿下。”
      “临御,就你事多,日日扰乱课堂。”左前侧坐着的绯衣小姑娘忽然侧首,不悦地瞪了这位四皇子一眼。
      临御:“你!”
      “好了。”慕远之无奈扶额,笑道:“你们二人本是姐弟,若要不枉圣上一番教诲,该友善相待才对。”
      原来这位绯衣小姑娘便是三公主临薇,与四皇子皆乃贵妃所出。
      此话一落,二人哼了一声,却也不多言了。
      一桩小风波平息下来,慕远之便开始为阁中学生授业解惑。
      若若一边听着慕远之讲课,一边翻开书页,将几张小纸卷展开。
      嗖——
      一张折了又折的小纸条却忽地掉到她的书卷上。紧接着,发髻下坠着的锦锻被拽了拽,身后传来临御低低的声音——
      “给临薇,听见了没?”
      真是个熊孩子啊,若若无奈地将折纸捏起,正想递给三公主,眼前却忽地落下一枚温润碧翡的玉佩。
      若若仰首,见慕远之执卷立在身前,笑容温和:“在做什么?”
      临御面色一变。
      夫子慕远之,虽平日里温润如玉,令人如沐春风,但也只有他们这些学生知晓,对不守课律的学生他可是素来严厉的。
      “是是是是……”
      俗话说一人做事一人当,临御可不想让若若为他受罚,于是颤颤巍巍地扶着桌案,就要起身认罪。
      谁知若若却将一份折纸递给了慕远之。
      临御大震,这丫头,长得这么可爱,竟然背叛他?
      临薇瞧着弟弟那吃瘪的神色,幸灾乐祸地扬了扬眉稍。方才弟弟拽人家发锻、给人家扔纸条一事可是全被她瞧见了。
      谁知慕远之接过那纸条,无声阅读一瞬,竟笑道:“原是安国侯为你亲写的古文注释,你带来课堂修读,着实有心。”
      说罢,抚了抚若若柔软的发顶,便继续讲课去了。
      临御再度震惊,这丫头,长得这么可爱,竟然悄悄换掉了他的纸条?
      若若回首,朝他抿唇一笑。
      临御心中停滞一瞬,飞快别开目光,后知后觉地摸了摸微烫的耳畔。
      日辉轻移,鹿鸣书院中书声琅琅,墨香阵阵。转眼间铜金香炉里的松竹香燃尽,已是到了申时。
      “夫子再见!”
      学生们行礼作揖,拜别夫子,又收拾书囊,沿着长廊往自家侯着的马车方向走,早有家仆上前,恭身等候。
      若若抱着小书卷,抬脚就要往阁外跑。
      一道比她略高些的小身影却堵住了她的去路。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