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皇后今日依旧盛宠

  • 阅读设置
    第111节
      李令姝道:“确实是发现了的,但我也没有想明白到底是因为什么。”
      赫连荣臻垂下眼眸,声音请得仿佛一律烟尘:“因为什么?因为两人是同父同母,所以长得相似一点都不奇怪。”
      李令姝手中的小酥肉啪嗒一声落回贴金盘中。
      “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皇帝陛下:来皇后,咱们一起吃瓜。
      第101章
      也难怪李令姝会惊讶。
      原来她虽然看过那么多宫斗剧,网友们也大多调侃都是戏说,妃子王爷皇帝公主的关系混乱,当不得真。
      李令姝穿越之后,亲眼所见宫中宫规森严,就明白那些剧情不过为了戏剧性冲突,实际上根本不太可能发生。
      但现在,赫连荣臻金口玉言,就给她讲了一个惊天八卦。
      赫连荣臻说得分外坚定:“知道这件事后,朕已经着仪鸾卫加紧巡查,终于找到了当年在安亲王妃院中伺候的一个三等宫女。”
      当年太后生产,先帝正巧南巡,身边重臣都不在宫中,她当年生产的相关人员也都被处理得干干净净,一点遗漏都没有。
      “太后早年手腕就很利落,她是不会给自己留下隐患的,”赫连荣臻道,“因此无论仪鸾卫怎么查都没查到那日的一丝一毫情形,大抵只知道安亲王的奶嬷嬷曾经进宫看望皇后,回去后就因年老体弱而病逝。”
      这位奶嬷嬷是个全福人,且她带过的宗室孩子都好好养大,因此宫中特地下旨封了一个宜子夫人,在宫中也是有几分脸面的。
      宫中若有妃子生产,偶尔也会请她进宫来看看孩子,就为沾几分福气。
      这事宜妃也曾做过,因此早年到底是无人怀疑的。
      赫连荣臻看李令姝一脸震惊,就道:“太后那查不出什么,但安亲王府肯定不如宫中戒备森严。”
      当年的安亲王不过二十来岁的年纪,心思还不如如今深沉,他多半都是听令于太后。
      李令姝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她一开始没听明白,现在一听他反复说安亲王府、生产等事,顿时心中一跳:“陛下,您的意思是……狸猫换太子?”
      或许是因为太过震惊,李令姝随口而言,竟是把曾经的历史故事说了出来。
      赫连荣臻也正在想仪鸾卫的禀报,便也随口应一句:“确实如此,不过却不是狸猫换的太子,而是郡主换成了公主,皇子变成了世子。”
      此话刚一出口,赫连荣臻便立即打住。
      李令姝确实穿越时间短,也没看过许多书,但这个世界的历史轨迹跟原本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历史上不可能有狸猫换太子这个典故,她心里很清楚。
      作为皇帝,作为土生土长的大越土著,赫连荣臻又是怎么听懂狸猫换太子的?
      李令姝脑中一片混乱,又一个线索渐渐附上心头,她想去抓,却怎么也抓不到。
      冥冥之中,她觉得自己明白了什么,可若去细想,却又什么都没思忖明了。
      膳厅中一下子就安静下来,赫连荣臻想着怎么补救,李令姝在那反复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
      说起来,她早就觉得赫连荣臻有些怪异了。
      并不是说他这个人多奇怪,只是他跟自己刚一认识就特别熟稔,说话办事都是异常信任的,若不是李令姝很确定两人只见过一两次,根本就没什么青梅竹马的戏码,她都以为两个人是老夫老妻了。
      作为一个皇帝,赫连荣臻若是多疑多思,戒心甚重才算合理,刚一醒来就这么信任自己的“陌生”皇后,还是对家有姻亲关系的皇后,这就很说不过去。
      不过那段时间宫里事多,赫连荣臻态度又一向分外妥贴,李令姝也就只当他是个好脾气,这才把这些疑惑都压在心底。
      可现在,只有她才知道的历史典故却也被赫连荣臻如数家珍,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李令姝原以为赫连荣臻是穿越的,可转念一想,便是穿越的也不可能立即就能当好皇帝,做皇帝跟做皇后是有本质区别的,后者可以学,但前者却是难度最大的角色扮演。
      李令姝回忆起他这一个多月以来的雷霆手段,越发觉得他就是赫连荣臻本人。
      只有从小接受帝王教育的宗室皇子,才能有这般气度。
      赫连荣臻这会儿难得有些慌乱。
      对他来说那段变成小腮红的回忆虽然很珍贵,但是因为自己大意被人谋害实在太过丢脸,所以赫连荣臻并不想再多提。
      他不想跟李令姝坦白,只是因为面子问题,觉得自己变成一只鸟撒娇卖乖哄皇后高兴,实在也不是男人所为。
      但跟李令姝相处的时候,他又是最放松的时刻,在外面那么累,在自己爱重的人面前,到底没必要时刻端着,有些话就这么地随口说出来。
      现在应该怎么找补?
      赫连荣臻在这慌神,那边李令姝倒是心平气和,她觉得自己似乎猜到了什么,只差那么一点点,就能看清全部真相。
      李令姝看赫连荣臻沉默不语,便叹了口气,主动打破沉默。
      “陛下,然后呢?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管如何,赫连荣臻对她的那份心都没有变过,真相到底是什么,似乎也没多要紧。
      赫连荣臻微微一愣,知道她这是不打算深究,莫名松了口气。
      “朕猜测,当年太后同……同安王私通,腹中有孕诞下一名男婴,而同一时间,安亲王妃在王府中生下了小郡主,因当时难产,产后昏迷数日,对自己诞育的到底是儿子或者女儿毫不知情。”
      李令姝皱起眉头:“所以,太后跟安亲王便把两个孩子换过来,郡主成了公主,皇子成了世子。”
      赫连荣臻点头:“朕也是如此猜测,这才命人去查,到底查到了安亲王当年疏忽放过的一个三等宫女身上。”
      “此事,千真万确。”
      李令姝心里没有来一阵烦闷。
      她很喜欢安亲王妃,便是陛下同安亲王这个王叔不睦,可并不影响她同不问政事的安亲王妃交好。可看她疼爱的世子出自仇人腹中,实在令人哀婉叹息。
      李令姝不由叹道:“安王妃太可怜了,原本以为是金玉良缘,结果丈夫其实是个偷偷出轨嫂嫂的衣冠禽兽,而她疼爱的么子,实际上却也不是自己亲出,而是那个嫂嫂的亲生骨肉。”
      赫连荣臻是个男人,没她这么细腻心思,听罢不由一愣:“你说的也是,这里面,最可怜的就是王婶和昭阳。”
      昭阳在宫里过的什么日子,没有人比赫连荣臻再清楚。便是他如此记恨太后,对于自己这个亲妹妹,他也是异常疼爱的。
      碍于太后,他不好多关照,只能在小事上体贴一二,可这根本不足以弥补昭阳自小缺失母爱的遗憾。
      这么一说,逻辑就很通顺。
      怪不得太后不待见昭阳,对她不冷不热,也根本就不乐意见她出来见人。
      还不是因为她长相酷似安亲王妃和小郡主,若是母女三人站在一起,定要被有心人惦记。
      所以,昭阳病弱、沉默、不爱说话,一年到头也参加不了一回宫宴,在宫中活成了透明人。
      反观她的儿子,安亲王的小世子,却是文武双全,钟灵毓秀的宗亲世子,在宫外快活肆意地长大。
      太后这一手,实在太过残忍。
      李令姝叹了口气:“若说是为了孩子好,这么看也无妨,但……太后为何非要换了儿子女儿,若是世子如今是四皇子,那……”
      那这皇帝宝座,肯定是世子殿下的了。
      赫连荣臻冷笑道:“姝儿,你没见过我二哥,他自小身体硬朗,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便是朝臣见了,也要夸父皇后继有人,盛世可盼。”
      这话虽然说得太重,但先帝心胸宽广,倒是很为心中定下的太子骄傲。
      “虽说昭阳他们出生时二哥也不过只两三岁的年纪,却已经颇有风骨,”赫连荣臻道,“太后同安亲王叔嫂□□已是大不敬,如今又生下男孩,大抵是怕这个四皇子会被安亲王扶持,坏了二哥的好事,便做下男换女的狠心事。”
      无论怎么说,太后当年这么做,其实都是最恰当不过。
      李令姝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么说来,太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实在太过机关算尽。”
      她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走对了,走得一场稳妥。
      唯一的一个意外,就是二皇子的骤然夭折。
      二皇子十岁上便夭折,可四皇子早就被太后换出去,根本不可能再重新归宗,只能捏着鼻子筹谋其他。
      赫连荣臻就道:“是啊,太后这一辈子算进天时地利,却算不过苍天命数。”
      李令姝叹:“陛下,那安亲王妃和两个小郡主又如何?稚子何辜啊。”
      赫连荣臻皱起眉头,也颇有些困扰:“姝儿,你没见过小世子,我这堂弟,也是个相当纯善的好孩子。”
      三个幼子,一个无辜的安亲王妃,若是安王和太后真的要在东安围场起事,无论输赢,她们娘四个的命运都不会太好。
      李令姝道:“难道这一切非要发生不可?”
      若是把所有事情都掩盖下去,说不得安亲王妃和小孩子们能有一线生机。
      赫连荣臻摇了摇头:“只怕,安亲王不肯。”
      李令姝沉默了。
      是啊,他筹谋十几年,眼看大业在即,他又怎么会放弃这一切?
      赫连荣臻拍拍她的手:“你放心,朕少时也得过王婶关照,不会牵连无辜。”
      他不会下旨灭族,可安亲王妃和三个小殿下的未来,却再也不可能前途光明。
      李令姝深深叹了口气:“有什么好争的?”
      赫连荣臻同她对视一眼,转头看向外面苍茫的天。
      天际银月弯弯,星光璀璨,预示了明日的好天气。
      荣华富贵,权利地位,在生死面前不过过眼云烟,大梦一场,死而复生之后,赫连荣臻全都看开。
      “没得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皇帝陛下:这人啊,就是想的太多。
      昂明天就大结局啦,会在早上九点一口气更三章万字~不见不散~!
      第102章
      原本下午还有下半场围猎,不料众人都吃醉了,只能临时取消,让众人晚上好生休息。
      这么一来,晚上的大宴也只能作罢,改成赫连氏的家宴。
      说是家宴,能参加的人也不少。
      几位亲王,各位重臣都得携儿带女参加,跟上次赫连荣臻的万寿节不相上下,甚至因着各家的夫人和公子小姐都来了,显得更热闹一些。
      赫连荣臻下午略休息一会儿,就起身开始忙。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