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百废待兴
回到村里后不到一天,曾凡真正的体会到了群龙无首的感觉,家里来了几批人,最早是孩子们的娘,然后是孩子们,等到几个男人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第二天一大早,山外的村子里的人也赶来了,直到下午,人群才陆续散去,望着桌子上杯盘狼藉的样子,李瑶说:“我们成了村里人的救命稻草了,所有的对手都不在了,曾凡,我们终于熬到头了。”
曾凡说:“你还得意?我头昏脑涨,根本不知道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你替我想想吧。”
李瑶说:“先去县里,对县里的人说,你回来了,无论怎样,先把学校恢复了,别的再一样一样的去做。”
曾凡说:“我有点担心,要是去了县城,当官的怪罪下来怎么办?我倒想等上一段时间,先在家里歇到过了年再说。”
李瑶说:“在山寨里你变懒了,已经回来了,必须要打起精神来。”
曾凡说:“我都有点后悔了,还不如在山寨里多自在。”
李瑶说:“别让乡亲们失望,别拖了,你最好现在就去县城,连夜去找当官的说明情况。要是拖到明天,可能要一天的时间。”
曾凡说:“要是把我抓起来,回不来了怎么办?”
李瑶说:“那还是明天去吧,现在去找一下于学监吧,有经验的只有他一个人了。让他给你说说县里的情况,现在是用人之际。如果真的想赶我们走,那我们也有理由给朋友们写信了,可以更早的离开这里。”
曾凡心想:“也是,只有两种选择,无论哪种结果,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李瑶想了想,又说:“怪了,我们回来都一天了,于学监应该早就知道了,怎么连个人影也没见着,所有的人也没提起他来,好像根本没这个人似的。”
曾凡说:“我还是去找找他吧。对了,你带着孩子也去吧,我们看看长辈,也好说话。”
等到曾凡到了山外的村子,到了于学监的家门时,老远就闻到里面有一股怪味。
李瑶说:“这肯定是药的味道,先别敲门了,他可能起不来了,我们先找个人打听打听情况吧。”
这时,吕迎春走了过来,对曾凡说:“你们可回来了,去我家吧。于学监都说不出话来了,听我爹说活不到过年了。”
曾凡说:“那李瑶和孩子们去吧,我想办法进去。”
吕迎春说:“推开门直接进去就行,我带你们进去吧。”
几个人进了于学监家时,里面传出来的味道更大,曾凡说,“吕迎春你带着两个孩子快出去吧,我和李瑶进去就行。”
他和李瑶进了里屋,看到于学监闭着眼躺在床上直喘粗气,就趴向他的耳边,对他说:“于学监,我是曾凡,回来了,来看你了。”
于学监突然睁开眼,看了好一会儿,伸出瘦骨嶙峋的又手,“你可回来了,我没想到在临死前又看到你。”
曾凡说:“这么多天你都这样躺着,没有领你去看医生?也没有给你送饭倒水?李瑶,你去把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叫来!我要他们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于学监费力的摆了摆手,“曾凡,你听我说,现在我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做了很多错事,上了姓庄的贼船,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曾凡说:“于学监,你别说了,尊老爱幼,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他们不伺候你,我来伺候你。”
于学监紧紧的握着曾凡的手,说:“我留着一口气,就是等着你。我要说的话,都事前写好了,你来了,我也放心的走了。”
“你别怪乡亲们,这么大的气味,没有谁愿意来的。”
这时,好多的人到了院子里,吕迎春的爹走在最前面。
“今年上半年旱,下半年涝,乡亲们的生活都很难,忙了快一年了,饭都吃不饱。”
曾凡大怒,“这就是你们不管于学监的理由?他就是再不对,你们对他再有成见,学校里的事他干了那么多,你们就没看在眼里?”
于学监说:“我想喝点茶水,曾凡你给我倒点吧。”
几个人匆忙回到家里,匆忙之下泡好茶,曾凡小心的端给于学监,于学监喝了几口,笑着对曾凡说:
“我活了这么长时间,最对不起的是我的妻子,现在她已经来要接我走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把孩子们教好,让他们有出息。”
说完后,于学监闭着眼,停了一会儿,突然头一歪,断了气。
这时,吕迎春的爹才说:“我们有错,他也有错,以前门是反锁的,我们来了多次,都推不开,敲门他又不理。自从庄叔疯了,他就天天阴沉着脸,我们也不愿意见他。后来我们就商量,每家一天,把做好的饭和水都放到门口,他都会拿进去的。就在一星期前吧,饭和水都不拿进去了。早晨在外边,到了中午还原封不动。我带几个人进去过,硬劝他吃下去,过了不长时间全吐出来了,确实是吃不下饭了。我们也找了郎中,郎中说他没有多长时间了,不能治了。”
李瑶说:“曾凡你这个冲动的脾气到底什么时候改好啊,村里人不照顾他,他早就死了。他无儿无女的,别人谁有时间去打扫?”
曾凡抱歉的笑了笑,“错怪乡亲们了。”
吕迎春的爹说:“没有错怪,我们很多人都是希望他早死的,要是认真照顾他,他不会这么快就走的。”
李瑶说:“我们商量商量于学监的后事吧,让他入土为安后,再去考虑别的事。”
这时,曾凡找到了一卷纸,对众人说:“于学监都准备好了,都打好交道了,只要我回来,就让我去找吴科长,学校很快就会开起来的,乡亲们尽管放心好了。”
吕迎春的爹说:“吕迎春大了,不需要上学了,其它的人也有这个意思,学校的事不用这么急,过了年开了春再招点小一点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