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夺嫡开始
贾珂了解了贾宝玉现在的情况之后,也有些不忍。
要说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那可真是十分深厚了,在这一点上自己可比不上贾宝玉。
于是贾珂沉默了一下,对一旁的李贵说道:“这件事就随他去吧,你再去礼部以及御史台的那些人说一说,这件事就不要追究了。”
贾珂之所以如此的吩咐,是因为如果贾宝玉在林黛玉刚刚去世之后就急着续弦,恐怕立刻就有那些楞头青想着出名的御史跳出来弹劾贾宝玉,到时候皇家的脸面也就丢尽了。
贾珂在这之后重新把自己的心事放在了国家大事之上。
现如今天下还算太平,并没有多少急事要贾珂亲自决定,贾珂现在烦恼的是鞑靼人的问题。
上一次北伐贾珂以为凭借着火器的犀利,两路进兵,定然能让鞑靼人烟消云散。
没有想到孟和竟然如此能够下定决心,竟然放弃了一路,全力攻击另一路,使的北伐的计划,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而现在的鞑靼人虽然已经很少骚扰边界了,但是他们的实力并没有损耗,西域36国仍然是鞑靼人的地盘儿。
现在本朝强势,鞑靼人还能够老实,一旦将来朝廷虚弱,这些鞑靼人绝不会放过南侵的机会。
为了子孙后代,贾珂不得不想办法将这鞑靼人彻底地消灭,让草原变成满族八旗的牧场,这样也能够防止草原上再出现一股不受自己控制的民族。
贾珂为了第二次北伐,能够一战成功,开始命令火器工坊大规模的制作火器,尽量让九边的众将士也能成为火器兵。
除了制作火枪之外,贾珂也开始大规模的铸造火炮,上一次北伐由于火炮运送起来十分的沉重不便,所以并没有让火火炮随行。
贾珂已经看出来了,如果不使用全力,还真不一定能将鞑靼人彻底消灭,所以贾珂决定下一次北伐一定要把能用上的武器全部用上。
而贾珂在这里全力准备在一次北伐,鞑靼人那边也没闲着。
这贾珂上一次的行动,虽然说没有让鞑靼人伤的元气,但是也让他们闹得灰头土脸。
阿尔斯楞汗和孟和,对于中原王朝新出现的火枪兵,可以说是记忆深刻。
那火枪兵排成一列徐徐向前,不停的发射火药的情景,让他们在梦中也几次的惊醒。
最后阿尔斯楞汗想着自己也必须拥有这样的火器,于是将缴获的几只火枪送到了工匠营中,让他们以最短的时间仿制出相同的火枪来。
那些工匠刚开始看着这火枪结构简单,觉得万无一失,结果开始制造的时候才知道其中的难度。
首先那一只枪管儿就把他们这些人头皮都挠破了,也无法制作出相同的样子。
鞑靼人那些工匠做出来的枪管,完全是用模具铸造的,根本就不能保证是直线,而且其中的厚薄也不均匀。这东西如果拿到战场上,恐怕连士兵都不想用。
阿尔斯楞汗为了这火枪的事,可以说是操碎了心,甚至派人把西域36国的能工巧匠全部召集起来,一起仿制。
结果仍然是差强人意,枪管儿他们倒是铸造出来了,但是在钻孔这一道手续上,却把他们都难住了。
因为在鞑靼人这边没有比钢铁还要硬的金属了,最后阿尔斯楞汗也发了狠心,将自己珍藏的许多钻石贡献出来,用以制作钻头。
这才让工匠们勉强加工好了一只火枪。
结果在试枪的时候只发射了四五发,这枪管就炸膛了,把使用这支火枪的士兵也给残废了。
阿尔斯楞汗一看这样子彻底灰心了,他现在才意识到鞑靼人和中原的差距。
这种差距根本不是武勇能够弥补的,正是两国在国力和科技方面全方位的落差。
而孟和知道火枪制作陷入困难之后,就知道贾珂一定会再一次被发,到时候就不是那点人马了。
因此上孟和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的拜访了阿尔斯楞汗。两个人从深夜一直谈到天明。
而两人谈了什么部族的人都不清楚,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鞑靼人,开始把重要的部落以及民众向西迁移。
而这个重要的情报,很快就送到了贾珂的案头。
贾珂一看情报的内容,就已经明白了阿尔斯楞汗到底想要干什么?
这和匈奴当年西迁是一个模子,看来是阿尔斯愣汗已经发现了危险,这是在给自己找后路。
如此一来,就是被自己在草原上击败,他们也能带着民众到西方去,阿尔斯楞汗仍然能做他的可汗,甚至过得可能比现在还好。
贾珂却不想就这么让阿尔斯愣汗轻轻松松的离开,于是他开始加紧军事备战,想要再阿尔斯愣汗西迁以前给予他重创。
就这样双方又持续了一年的和平,在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贾珂麾下的九边精锐,几乎都已经换成了火枪兵,并且经过一个冬天的加强训练,他们已经能够适应现代火器作战了。
贾珂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够再等待了,于是贾珂这一回决定御驾亲征,征讨鞑靼。
这一回贾珂在朝堂上提出他要御驾亲征,并没有多少强烈反对。
因为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贾珂刚刚登基,朝廷还有些不稳,所以大臣们不同意贾珂御驾亲征。
但是这一回已经过了六七年的时间,朝廷上下已经安稳,而且贾珂已经有了四个儿子,也不害怕贾珂出事之后朝廷出现动荡。
那么接下来就是哪位皇子监国的事情了。
对于贾珂要御驾亲征,要留一位皇子监国,后宫中的诸皇子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这其中有两位皇子对这个位置是势在必得。
这两人一个是楚王贾芝,另一个是吴王贾茂。
这两个王子年纪都已经十余岁,在皇氏之中,在这个年纪已经是完全成熟了,对于权谋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再加上他们身后的人给他们解释,他们已经明白这个职位的重要性,只要是这一回监国,将来就有可能成为太子。
楚王贾芝自从她的母亲皇后秦可卿去世之后,就跟随丽妃瑞珠生活,而瑞珠念在和秦可卿主仆情深,对于楚王贾芝是百依百顺。
因此现在的楚王贾芝已经变得有些桀骜不驯,他自认为是父皇的嫡长子,将来的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所以对于其他窥视太子之位的兄弟十分的警惕,特别是吴王贾茂,现在已经成了楚王贾芝的心腹之患。
只因为吴王贾茂和他年纪差不多,并且他的母亲,乃是周太后的亲侄女,而这吴王贾茂在年幼的时候,是由周太后亲自抚养的。
周太后对吴王贾茂的支持是从来不加掩饰的,甚至在几次皇氏的聚会之中,周太后明目张胆的让吴王贾茂坐在贾珂的身旁。
但是楚王贾芝年纪还小,并没有开府建衙,所以对于这件事情他是完全的没有办法。
不过楚王贾芝却有一个好老师,这就是李文斌。
这个李文斌乃是贾珂当年的授业恩师,现在是翰林院侍讲,专门负责楚王贾芝的教育。因此李文斌天然的就是贾芝这一派的人。
李文兵其实对于楚王贾芝并不十分看好,因为他虽然是皇后的嫡子,但是皇后,却是前朝的血脉,也没有势力留下来,他要想继承皇位是难上加难。
但是他现在已经是楚王贾芝的老师了,已经不可能再改换门庭,只能是全力的为楚王贾芝出谋划策。
就比如这一次,贾珂要御驾亲征,要留下一位皇子监国。
楚王贾芝便招来了自己的老师李文斌,商量对策。
楚王贾芝和李文斌在上书房分别落座之后,楚王贾芝便迫不及待地询问道:“老师可知道这几天父皇想要北伐的消息。”
李文斌点点头,这几天他也在朝堂上听了耳闻,知道贾珂要御驾亲征。
“微臣已经得到消息,皇上这一回,想要一举消灭鞑靼人。”
“那老师以为本王能否监国。”
李文斌马上就皱起了眉头,对于这件事,他其实已经思考过不过还真没觉得楚王贾芝有什么优势。
楚王贾芝见到李文斌皱了眉头不说话,心里就凉了半截。
“老师,难道真的回天无力吗。”
李文斌沉默了一下,这才开口说道:“王爷,自己的劣势,想来已经十分清楚。咱们现在就应该扬长避短。”
“还请老师指教。”
“皇上幼年时,就已经征战沙场,只不过他只是迫不得已这才离家,在他心中十分看重亲情的,王爷既然没有什么别的优势,不如就在这上面下手。”
“计将安出?”
“在这几天王爷见了皇上不必炫耀自己的才学,只要多想一想,皇上每次征战血染征袍,其中的危险,到时候只要表示一些关心和哀伤,想来皇上就知道王爷的孝心。”
楚王贾芝一听马上就满脸笑容,然后一拍手说道:“这是个好主意,父皇知道了我的孝心,必定会在心里记住。这次争太子之位,并不一定要才学出众,只要是合了父皇的心,一样能够成为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