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在年代文里当符师[年代]

  • 阅读设置
    第16节
      “行,我去拿锄头。”齐燕燕说着往厨房走,工具就放在厨房的另一侧。
      她在厨房里碰到苏城安,特地把这个事儿说了下。
      小疯子看着也就智力比较低,但精神看着挺稳定的,还知道分东西给别人,看起来应该是不排斥知青了。
      苏城安皱着眉,小疯子回来了?他没讨要吃食?
      “你们等等,我跟你们一起去。”
      不一会的功夫,还在讨论着竹鼠什么时候能繁殖出一窝崽子的知青们听说了小疯子主动送东西的事儿。
      大家的关注点都在送东西上,纷纷讨论这个小疯子到底是天生的病还是后天的。
      只有刘向齐想的跟大家不一样,他讽刺地说:“难道你们就不怀疑他东西从哪来的?说不定是偷的呢,到时候连累我们。”
      古如月洗了手,正准备试着刻几张符,然后就听到了刘向齐这话,眉头不由皱了皱,他在暗指什么?
      “没凭没据的事情,别乱说话,也别乱给人扣帽子。”古如月冷淡地说道。
      “他给我们的东西还带着土和草屑,应该是从老鼠洞里扒的。”齐燕燕解释道,“他如果跑社员家里去,还不早就被发现了?”
      小疯子对社员非常的仇视,而社员也很警惕小疯子,两边一对上,绝对要闹起来的。
      所以刘向齐的这种说法根本就不对。刘向齐讪讪地不说话,反正他就是看小疯子不爽。
      李开红突然说:“难道我们就要沦落到挖老鼠洞过日子吗?”
      他似乎觉得这种行为很丢人,站起来说:“你们谁爱去谁去,别拉我。”说着就进屋了。
      “……”其他知青看着莫名其妙发火的李开红,不约而同皱起了眉头。
      齐燕燕哼了声,“都已经下乡了还看不清,没饭吃就是树皮草根都得挖,老鼠洞算啥。”
      那三年的事情,到现在依然还有长辈提起,真的是苦水里泡出来的日子。
      林源清拍了拍手说:“我知道大家都为食物而着急,这两天大队那边会分地瓜了,我们先应付下。等到办大集了我们再去换粮食。”
      “还有,如果大家有办法弄来种子那就更好,我们一定把这边的菜地都给种满了。”
      第21章 分地瓜
      古如月听着这些话不为所动,无论现在说得再怎么样,不如落到实际行动上。
      在她看来,知青们其实一点都不团结,大家还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
      大家说完话,三三两两地回了各自的房间休息。
      天黑了,大家也舍不得点油灯,借着天上的月光,倒不会撞到什么障碍。
      古如月拿东西堵在房门口,她寻思着该找个时间用竹子做一扇竹门了,现在虽然用东西挡着,但感觉不够安全。
      她看向天井的另一侧,小疯子躺在稻草堆上,翘着二郎腿,脚尖一晃一晃,悠闲得很,也不用去烦恼未来的事情,有时候看着还挺羡慕的。
      然而羡慕归羡慕,古如月非常清楚,现实是残酷的,别做梦想着米虫的生活了。
      她拿出工具和材料,坐到窗前,仔细看着大全上自己将要做的符。
      这是她从杂符里找出来的,它叫沃土符,能滋养土壤,为一定范围内的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当下最缺的是什么,无疑就是肥料了。固然有粪肥、火粪土、草木灰等,但与大片大片的作物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所以古如月在有关于种植方面的符篆里,她选择了这一个,就是看中它能够滋养土壤的作用。
      这意味着长期下去,就是最差的黄土地也能成为肥沃的黑土地。
      在开始前,古如月深吸了口气,先是默默地背诵了一遍《清静经》,确定自己的心平静下来之后,才开始动刀。
      或许做过一个成功的微风符的原因,古如月感觉手下的刀非常的顺畅,那拐弯一点都不在感觉到滞涩,也没再感觉阻力。
      画完一个,她就看到木片上有淡黄色光芒一闪,紧接着符的外观就发生了变化,成功了!
      古如月精神振奋,抓着刻刀继续努力,她一定要多做几个出来。
      她还不知道这沃土符的范围有多大,房前屋后的地大小不一,加起来也有一亩了,万一不够用呢?
      古如月一连做了三个才感觉到疲倦,她小心地把沃土符和工具收紧盒子里再锁入箱子中,强撑着做完这些,她倒头就睡。
      月亮慢慢挪动着脚步,洒落着在天井里的月光变少了,右厢房的突然有了动静,小疯子悄无声息地出来了。
      他眼珠子转了转,耳朵动了动,似乎在注意着周围的动静。
      他偷偷笑一声,然后跨入天井,跑到左厢房边上,小心地往里头看了一眼。
      他见里头的人睡得熟,嘴角不由弯了起来,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
      此时其他的房间的人也没动静,不过他没有久留,顺着走廊,悄悄地从右边破败的木门离开了。
      门外,徐哥背着手站在一块石墩上,他看到小疯子似乎一点都不惊讶。
      小疯子挺直了身体看着徐哥,也不说话。
      半晌,小疯子笑了两声,这似乎就是个讯号,两人就着月光踩上小路,又拐过几道弯,消失在了山林中。
      第二天清早,古如月听到其他知青的动静,也连忙爬了起来。
      她出门一看,对面厢房的小疯子又不见了,半夜走的?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古如月没想太多,她拿了一块沃土符放在口袋里,去水井边刷牙洗脸的时候,顺道拐去那片竹林,把沃土符埋了进去。
      被埋下的沃土符表面的线条突然亮了起来,一股淡黄色的光迅速围着木符绕了一圈,然后以符篆为中心,朝四周扩散开了来,一直到了水井边上才消失。
      古如月没发现什么特别的,拍掉手上的泥土回到水井旁洗手。
      然后就是吃早饭、上工,生活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
      过了两天,大队那边通知要分地瓜,知青们连忙拿上麻袋、竹筐扁担往大队跑。
      可惜的是,知青们到的时候,大队那已经挤满了社员在分地瓜了,他们根本就挤不进去。
      每一户多少斤,大队的账册上都清清楚楚地写着,苏城安去问了下,回来后神色不是很好看。
      大家都不是傻子,一看苏城安的脸色就知道今他们分到的地瓜要比社员少。
      这已经是常态了。
      知青点里,能做到满工分的人很少,王洛何是其中一个,但也没法次次都拿满工分。
      更别说其他的知青了,拿的工分数量不等。
      古如月不由想叹气,分不到稻谷,只有地瓜,这要熬到秋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但愿集市上能换到足够的细粮或是粗粮吧。
      古如月站在一处屋檐下躲太阳,这时,她感觉自己的肩膀被什么东西碰了下。
      她回头一看,见是一根树枝,而树枝的另一端握在一个男孩的手里,不是别人,正是那天找古如月要糖又被她吓跑的男孩。
      他看古如月看向自己,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打了个哆嗦,手上的树枝一下子掉在地上。
      他目光躲闪着,飞快地把手中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塞到古如月的手中,然后飞也似的地跑了。
      古如月低头一看,那是个烤地瓜,表面带了一点草木灰,入手还有点温热。
      她非常惊讶,她想过这个小子要么不服气,想了坏点子继续对付自己,要不就是被鬼故事给吓着了不敢再来。
      但她唯独没有想过这种情况。
      要知道今年食物紧缺,把食物分给别人往往就意味着自己要饿肚子,所以这男孩到底想做什么?
      当做是她那几颗糖果的补偿?
      哼,这价值也不对等,明明是她吃亏好吗?
      古如月捏了捏手中的地瓜,外皮被烤得有点硬但内里松软,还没开始吃,她嘴里似乎已经有烤地瓜的那种香甜味了。
      齐燕燕回过头来找古如月,见她在剥地瓜,马上转身倒回去。
      她不知道古如月手中的地瓜哪里来的,不走近是为了不让古如月分一半给自己。
      吃完了烤地瓜,古如月默默地把地瓜皮团起来放到手帕里,带回去晒干了,以后可以拿来喂鸡。
      她从墙角站起来,重新把斗笠戴上,肚子里有食物,感觉人都精神了不少。
      轮到知青们的时候,剩下的地瓜个头都偏小,要不就是外形不好看,好在重量并没有克扣。
      因为老房子距离大队部远,知青们要跑好几趟才能把地瓜完全搬完,太累了。
      苏城安想要跟大队借辆板车,然而其他社员早就借走在用,压根就轮到他们,只能靠人力挑或背回去。
      古如月不会用扁担,只能用背的,慢慢地就落到其他知青后面了。
      她才走到半路,那小男孩就边上的山坡上冒出来,冲着她喊道:“喂,我帮你背。”
      古如月放下袋子休息,看着小男孩子说:“你让我怎么信你?谁知道你会不会把地瓜背回你家去?”
      “还有,你这小身板,力气能比我大?”古如月怀疑地说,这小男孩看着就跟小疯子差不多高。
      “别人不知道,但我力气肯定比你大。”男孩哼了声,嘴里嘀咕了好几句话。
      古如月听不大清楚,只听到了三个字“要不是……”
      要不是什么?
      “我不用你帮忙,我自己来。”古如月不懂前两天还在抢自己东西的人突然又是送吃的又是要帮忙是什么意思?
      吃的她就笑纳了,至于帮忙,那就算了,路上那么多人看着呢。
      而且她用了大力符,力气加大了不少,比以前轻松多了。
      第22章 呛到
      知青们来来去去跑了好几趟,终于把地瓜都搬到了老房子里。
      大家第一件事就是洗地瓜放锅里闷上,分了粮,怎么说也得吃一顿饱的。
      屋外的太阳很大,但是大家都没闲着,因为要把赶快把地瓜给处理了。
      现在天气热,而春地瓜又不好保存,只能趁着大太阳,赶紧洗干净擦成丝晒干,这样能保存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