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梦回十年

  • 阅读设置
    第五百六十六章 最后一面
      接连几日,王爷不见回府,派去询问的人手,无一人得王爷信息,众人都知他在宫里,可是在宫里哪个地方,做什么,何时回,情况如何等一概不得而知。
      苏宛平淡无波的待在府邸,黄怡坚持留在琰王府,苏宛借势让她出去打探到不少信息。
      坊间流传,京城里许多无名冤案,被压下去的冤情,正以灼烧之势流传于街头巷尾,假币原是图录族伙同承王府共同偷制;兵工厂里惨失性命家庭的家属要青天大老爷给个说法;从前被欺压过的人此时挑唆大家堵在承王府门口,日日守候着以求得到补偿……
      如此种种。
      不知不觉,已渐入深秋。
      枝繁叶茂已是凋零枯萎,满园芬芳已是凉风袭人。
      苏宛听着不时的传言,心中却是另外一番风景,,此事之后,该作何打算,他们之间是以合作为始,如今事已聚成,瞧着眼下时局,承王府再无翻身可能。
      承王和承王妃被羁押在地牢,任何人不得探视,须得三司会审之后定夺。
      如今,就算马骁远,左都督等人想要救出他们,也得事出有由,可得下手之机方成,禁卫军大张旗鼓的先从琰王府驱走半夜刺客,尔后却在承王府抓到同僚,城里的各种传闻不绝于耳,靠着皇后名号而可用的靠山如今已是自身难保,有心无力。
      襁褓中的小儿得到周全照顾,苏宛每日只是过去瞧瞧,或者沐兰带着小儿过来同她度过一阵欢乐时光。
      日子不咸不淡,到琰王府来送拜帖之人络绎不绝。
      没有王爷亲允,苏宛一一回绝了去。
      直至王爷回府时,已是十日之后的夜晚。
      峦眉俊目愈发深邃,见到苏宛的瞬间,冰凌之气逐渐缓解,他已先在尚溟阁换了袍服,暗黑锦缎之上处处银线闪耀,若非从黑夜里带来的戾气,整个人高贵风华无限。
      原是这些日子,皇上留他在宫里陪伴,皇贵妃娘娘数日求见亦不得允。
      听着他微沙低沉之音,想来他在皇上的犹疑之中劈关斩将,否则,他怎会完好无损的回来,步履轻缓。
      “册封之日定在下旬初,礼部已开始筹措典部,明日早朝,父皇会跟部分人透漏,以便各司配合准备。”琰王说的风轻云淡,好似在聊着某件不足挂齿之事。
      这份清幽,让苏宛心底一颤。
      “恭喜——”她的话尚在喉间,被李睿晟抬手拦截,黑玉般绚丽的眼瞳直直的盯着她:“介时,你即为太子妃,宫里规矩繁琐,会有女官来府上教习几日。”
      柔软的眸色包裹了苏宛,连着她的四肢百骸如同缕缕青烟,融化在了王爷的话里,身体里。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
      苏宛噌地起身:“臣妾有个不情之请,还请成全。”
      “你想去探视?”清冷的语音从她头顶落下,让人不禁微觉寒凉,苏宛颔首示意,是的。
      “好,今夜子时,你随我同去。”没想到他会想也不想就同意,京中流传不让探视之言,果真是流言。
      时间如约而至,苏宛没曾想李睿晟所谓的准备,竟是让她换上普通服饰,披上黑衣风氅,形同男子在夜里随他而驰,守卫见到他微微震惊。
      “奉皇上之令进去审讯,难不成你们还敢拦截不成?”狠厉的态势逼人后退。
      守卫只扫过一眼苏宛,拱手辑礼:“尔等不敢。”
      由此,苏宛才知原是他亦是冒险而来。
      旋转石梯越往下,潮湿之气越重,三步一兵,五步一烛,将地牢看管得滴水不漏,苏宛在他身后,亦步亦趋,不做丝毫停顿。
      “父皇曾亲自来审,我亦不得知里面是何情形。”
      李睿晟压低了声音,在她耳畔轻声提醒。
      “此地不可久留,你且速战速决。”
      苏宛拢袖,心中亦知此举实乃为难了他,不由得步伐快了些。
      高墙厚筑,路过层层防御,苏宛可见有身影在里挪动,眼底无波,心中无风,她只一个问题,问完便离开,当看见承王的时候,熟记了一路的问题在脑海中烟消云散。
      发髻微散,华服已褪,目空一切的眸色睨向身旁的李睿晟,苏若涵率先发现苏宛的身份。
      两人被分开关押,面对面的囚牢里,能见得对方的一举一动。
      “三弟,没想到你竟是如此蛇蝎心肠,你骑马受伤,是我全力护你,你顶撞父皇,是我替你周旋,你屡次触犯龙鳞,是我替你抚平,今日,你却落井下石!”
      李睿晟面不改色的朝苏宛微一仰首,无视李琩媵暴怒抓狂,他死死抓着囚牢之笼,狠狠的看向李睿晟。
      “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李琩媵不明所以,眼波在苏宛同李睿晟之间回旋。
      为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苏若涵,而不是她?
      问题在苏宛心间飘荡,恍然间,她有了答案,已无需他作答,她只是那样平视着,如同日常里打量某个人一般,如此陌生而遥远。
      她前世心心念念之人,身边从未断过姬妾。
      不是苏若涵,亦会有旁人。
      “是不是皇上改主意了?我就知道皇上对承王下不了狠心,快放我们出去,这里又潮又冷,再持续一个晚上,你们见到的恐怕便是我的尸体!”
      苏若涵突兀的声音如同醍醐灌顶。
      苏宛从遥远的思绪里走了出来。
      “我们走吧。”
      她端然从通道转身,就这样走出地牢,李睿晟沉寂无波的黑眸聚敛,不发一语跟在她之后往外走。
      “三弟!父皇已将太子之位允我!你休想!待我出来之时,便是你的大限之期!”
      “姐姐!苏宛!你回来!给我回来!”
      叫嚷之声在地牢里层层传递,撞击在围墙之上倏地回传,回音在苏宛耳畔次第出现,亲情一场,这算是苏宛的送行了,妹妹,一路走好。
      李琩媵,一路走好。
      直至回到琰王府,李睿晟至始至终没有开口,只是将她搂在怀里,似要将她融入与他。
      “一切都过去了。”
      如烟如雾不可追溯,不可触碰的声音在苏宛耳畔响起,好似李睿晟在宽慰,又好似是苏宛的臆想,得此一人,此生足矣。
      重生的心愿便是让他们品尝逐次落魄,最终没有回旋之地的绝望。
      那种感觉,只有亲自感受过的人才懂。
      苏宛缓缓闭上了眼,异常安稳。
      一月之后。
      册封大典如期举行,皇贵妃娘娘照例派人来请去宫里一叙,出人意料的,没有提及纳妃一事,苏宛只默然跟在李睿晟身边,偷偷看向他的一举一动,皆让她过目不忘。
      自此,京城里又有谣言四起。
      太子不喜女色,诸多想要通过使用香艳手段笼络之术尽快想别的法子。
      苏宛在殿中,拜帖摞起来如有一树那么高,她看也不看一眼,偏殿之中,放着的是各路绞心脑汁送来的礼物,她退不得,收不得,只叫人日夜轮班守在那里,不得短缺。
      李熹蹒跚学步,稚声稚气得唤着母妃,他只要听见苏宛的声音,便会寻着找过去,铺子里的事情统一交由黄怡打理,苏宛稍一得空,便同李熹相处一处。
      天星林的别苑建好之时,苏宛央求李睿晟陪着一同去里小住两日。
      两人驰骋于广阔天地,疾风骏马,沧海天涯,苏宛见得李睿晟眸子里的闪烁,像天边最亮的星,照亮了她被掩埋了多日的心。
      又五年,皇上驾崩,举国哀悼。
      皇太后多次往新皇的殿中安排女官,引荐妙龄女子,次次被皇上原封不动的退回去。
      后宫之中各殿久无人居,竟蔓草丛生,苏宛膝下已经三子围绕,琐事了无,谏言皇上不如将不用之物如数取出变卖,所得银两五成行善布施给有需要的人,五成交由国库,用以不时之需。
      大周朝在李睿晟的掌管之下,民生逐步富足,拥军参军人数年渐增长,兵力达到史前之最。
      周边诸小国联合起来屡次跃跃欲试,图录族率先俯首称臣,使者竟是奘无尊,在他的带头下,其他小国纷纷效仿。
      大周朝百姓之中无人不称赞国主忧民之所忧,狠绝雷励,兵力强悍,皇后仁慈孝忠,足智多谋,如此两人联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天下万民所仰。
      二十年之后,李熹继位。
      李睿晟携苏宛游历天下美景,乐不思蜀,民间流言疑似有见两人并辔而行。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