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御书房和我穿七零

  • 阅读设置
    御书房和我穿七零 第10节
      说着,殷切的盯着陈金河圆圆的大脑袋。这太监是从小就跟着他的,算得上他的心腹了。童年时候,陈金河不知帮他在父皇和太傅面前打了多少次掩护,因此,楚源十分信任他。
      陈金河也抬起头,瞪着自己不太大的眼睛疑惑的瞅着楚源,眼神里面明晃晃的写着:皇上,您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但是谁让人家是皇帝呢。
      陈金河低下头,道:“奴才听皇上吩咐。”
      诶,这就对了,上道!
      楚源继续凑在陈金河耳边吩咐:“你出宫门去,找个粮店,给朕买个十斤最好的大米回来!不,二十斤!”
      光给神仙十斤怎么行,起码也要翻个倍!
      只要有主子娘娘给的腰牌,宫里面寻常的管事太监还是能出宫办事儿的。
      “陛下,咱们御书房也有大米。”而且还是整个大越最好的大米。都是进贡来的,甚至有最稀少的碧梗米。堂堂皇帝,怎么能沦落到上外面买米的程度呢!
      陈金河无奈的提醒自己家的小主子。
      “朕还用你说!那不是不能用嘛!你去外面给我买,记清楚了,不许让我皇奶奶那边发现。”说完,他喝了口牛乳茶,继续补充,“要是发现了就说是你买的!总之不许让人知道是我。”
      陈金河应了下来。
      当天晚上,那用布袋子装好的精品大米就摆在了御书房的御案底下,同时摆放的整整齐齐的,还有一堆楚源未曾着手的奏章。
      楚越注意到,楚源仿佛还在那上面给她留了回信。
      他展开信纸,认真瞧了起来。
      信上的大意就是:
      神仙大人您可是天下最好心肠的大人了。这该准备的小的都给您准备好了,我还添了十斤粮食,就当孝敬您了。只是这个那个,您收了我的粮食可一定要帮我啊!这样的话您要什么我给什么,但要是不行,我就不给您送粮了!
      呵,这小子还会威胁人了!
      有粮就是爹,楚越谨慎的先是颠了颠粮食的重量,压得他踉跄了一下。
      楚源那小子还算的上有良心,知道多给点儿粮食。
      而且还挺上道儿,在桌子上面叫人摆上了八碟子的小点心,以及一壶用炭火温着的热茶,恭候神仙大人的到来。
      粮食收进去,楚越才长舒了一口气,收了粮食,就要干活儿,楚越坐下来,沉下心来帮着楚源完成政务。
      或许是因为他写了信,这小子竟然一笔都没动,楚越在奏章上连他那最灵魂的画都看不到了。
      看着眼前冗杂的政务,楚越不禁为自己鞠了一把辛酸泪。这天下恐怕没有比他更惨的皇帝了,都已经驾崩转世了,还要围着奏折政事打转。
      他可真是惨,惨炸了,史上最惨皇帝,必有他的姓名。
      楚越从那乱七八糟的奏折中,扒拉出来看起来比较重要的几张,掐着时间快速的批改完,很是认真的在另一张宣纸上写下了明天想要的东西——野鸡两只,还备注上了,就要没拔毛的鸡,刚杀好的那种!没杀也成,他不挑!
      撂下笔,往后一靠,还没来得及揉手腕儿呢人就已经消失在御书房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杨彩秋就把楚越从床上唤起来了。
      俗话说穷门富路,杨彩秋很是仔细的给楚越做了两个纯玉米面儿的饼子,让他带着吃。
      楚越喝了一口稀粥,交代杨彩秋:“咱家是不是还剩半只鸡?你给我拿着,我去黑市换点儿粮食。”
      粮食的来源都是要有些由头的,带半只鸡走,多拿点儿粮食回来才是正道。这野鸡他若是有空,还可以去后山打猎,再不济,还可以让楚源帮着准备,但是这粮食,可是不好拿回来的。
      杨彩秋收拾碗筷的手顿了顿。
      昨天他和三娃说黑市的事儿,杨彩秋虽然在外间,却也隐约听到了一些。
      “你是不是要去黑市?那个地方多危险!我不给你拿!”
      家里就这么一个壮劳力了,要是再出点什么事儿,可不是要了她的命嘛!
      楚越知道她心思单纯且保守。可是他们家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急需要改变。
      “咱们家都快该断顿了!我去换点儿粮食,好能撑到夏收分粮。”
      楚越用从未有过的耐心和杨彩秋掰开了揉碎了一点儿一点儿的说:
      “我悄悄的去一趟,不会出事情的!”
      “现在咱们家条件就这样,都快吃不饱了,你过段时间就要生孩子了,哪样都要花钱。”
      “这回我先换点儿米回来,等到往后,再打到野鸡,就去换点儿红糖啥的。”
      “咱们日子总要慢慢过好的。”
      杨彩秋一贯是个听楚越话的,见楚越这么坚持,最终还是将剩下的那半只鸡用大叶片包好了给楚越拿着了,临走的时候还嘱咐:“你可小心点儿,宁可把这东西撇了,也别让自个儿出事儿。”
      楚越认真的点头答应了,转头上了牛车。
      考虑到城里来的那些知青娇生惯养的,二虎特意去找了干稻草,将牛车后面铺的软软和和的。
      也许是因为这些天躺炕上躺的习惯了,楚越跳上牛车,只觉得这干稻草铺着可真舒服,都快赶得上棉花了。
      他们天还没大亮就开始赶路,到县城的时候也才将将天亮。
      “二虎哥,现在天还早,咱们去百货大楼附近转一转吧。”
      作者有话说:
      滴!您的更新已到位!明天就是肚丝本人生死时速发更新啦!
      明天开始将实时回应评论(认真脸
      第12章 、胡闹
      “百货大楼?楚越,你还真跟三娃胡闹啊!”
      二虎一阵头疼。
      他昨天都那么劝了,楚越怎么还和三娃一样这么不靠谱。这俩人真是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我就是想去看看,你瞧瞧我身上,一点儿钱都没带,怎么可能去哪儿买卖啊!我就是去看看。”
      楚越出来的时候就把杨彩秋拿出来的那半只鸡收起来了,这可是肉啊,现在就算是城里人,条件不好的也能大半年不见荤腥,这么大半只鸡,他可一点儿都不放心。
      二虎狐疑的打量了楚越好久,才终于点点头:“那成,你就在里面随便看看,好奇一下就完了,别跟那儿的人多说什么,快点儿出来。我在外面给你守着。”
      他这么一说,楚越就放了心。
      二虎和三娃是这个世界上和原主关系最亲近的两个人,换句话说,就是过命的交情,小时候三个人都是经常忍饥挨饿不受家里面待见的,多少次都是一起行动,从后山找到东西填肚子的。
      因此,楚越相信,自己在黑市走了一圈儿的行径,二虎肯定不会告诉别人。
      识人用人这么多年,他对自己的眼光还是有点儿自信的。
      瞧着楚越拍着身上沾着的稻草就要下车,二虎想了想继续补充道:“你记着啊,要是再黑市碰见三娃,一定得给他拽回来!”
      三娃家就在二虎家旁边,今天早上这臭小子就不在家里面呆着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又到黑市搞事情去了。
      三娃头脑一向活泛,就是有时候警惕心弱。二虎这心里七上八下,提心吊胆的,到现在眼皮子还直跳呢。
      楚越瞧着二虎不放心的眼神,还是答应了下来:“成,我要是碰见他,一准儿给他带回来。”
      说完,麻溜的下了牛车,拍了拍自己身上破旧衣服上粘的稻草,大大方方的走进了百货大楼旁边的小胡同。
      要说这黑市不愧叫黑市,楚越一进去就觉得里面不一般。
      在这里出现的人都是行色匆匆的样子,眼睛滴溜溜的转,看着他的眼神一开始像是在看肥羊,后来又观察到他大概就是个穷兮兮的汉子,才移开了目光。
      楚越眼睁睁的瞧着,自己面前挎着一个篮子的大婶儿还轻蔑的白了他一眼,似乎在嘲笑他这种穷小子还能来逛市场。
      这他可就不高兴了。
      楚越耸耸肩,非常无奈。但是他刚来,还不熟悉这里的情况,不敢贸然行动。
      慢慢的离胡同口越来越远,有一个年近花甲的老太太拦住了楚越,她凑到楚越身边,悄么声的问:“小伙子,你有粮食吗?”
      显然,是把他当做卖东西的了。
      老太太也是着急,她都在这黑市晃了一个早晨的了,还没瞧见一个卖粮食的,这粮食抢手啊,天没亮就卖光了。
      现在的黑市也就早上管的稍微松一点儿,再过过这儿都没人卖东西了。
      见楚越没吭声,老太太有点着急的催促:“哎呀,你到底有没有啊,多少钱都行!”
      她是真的着急。
      家里面的大孙女马上就要下乡了,该带的粮票和钱都给孩子带上了,只是听隔壁邻居家的闺女来信说,知青到了之后的粮食给的不算多,他家闺女压根儿就吃不了多少。
      大孙女是老太太一手带大的,再加上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是工人,手里面还是有点儿积蓄的,一咬牙一跺脚索性来黑市晃荡一圈儿。
      她也是格外的小心谨慎,这会儿是真的着急了,才拉着一个农民样子的人问。
      “什么粮食?”
      粮食也有很多种,粗粮算粮,细粮算粮,红薯玉米什么的都算数的。
      “不拘什么粮食,只要是能吃的下去的就行!”
      楚越见她真的想要,想到自己拿不出来的那二十斤白花花的大米,点了点头:“有,我有大米,但是我这儿贵。”
      “多少钱一斤?”老太太一听大米,眼睛都亮了起来。
      楚越从来没有做过生意,从小到大也没有为生计着过急,一向都是所有人围着他一个人转,因此这做生意的道道他实在是不熟悉。
      他从原主的记忆中翻了许久,才最终犹犹豫豫的说出来了一个价格:“五毛钱。”
      现在一个工人一个月大概也就三十多块钱工资了,五毛钱确实是个价格。
      老太太听了之后果然愣住了。
      报了这个价楚越也是心虚的很,但是,在这个时候,干黑市买卖的人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据三娃昨天说的,黑市里面的价格要比平时供销社卖的高出个一倍,甚至两倍。
      “你给我看看米,行的话,我来五斤!但是小伙子,我给你一块五毛钱,还有一尺布的布票行吗?”
      她算来算去,手头没有那么多钱,不得已,只能用布票来相抵。给孙女儿少带点儿布不打紧,衣服左右都有个两三件,但是这粮食可是真真的要命啊!
      楚越知道,这布票现在挺值钱的。像他们在农村,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分布票,还一个人就那么一点点,一家子十口人凑起来,能做一件新衣裳就已经不错了,因此听到布票,他没怎么想就点头了。
      “行。”
      说着,他假装从自己一直背着盖着黑布的小篮子里面掏出自己存的米。
      楚源还是没有丧良心的,起码眼睛里还有他这个父皇在,给的米确实是白白净净的,每一粒都胖鼓鼓的。更棒的是,他认真的分了四个袋子来装,每个袋子恰巧就是五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