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惨遭权宦强娶后

  • 阅读设置
    第52节
      “我答应你的事,哪件没有办到?”
      她忽地怔住,说不出话来反驳他。
      确实,哪怕是在最初他总欺负她的时候,答应她的事也总是会办到的。
      突然之间,温疏眉有了几分莫名的底气。
      明明每一口呼吸都还能清晰地嗅到血腥气,她却觉得可以再听一听他的。
      咬了咬唇,她应说:“好。”
      他蓦地松气,笑音在她耳边一响。
      “等我出去,我立马好好娶你。三媒六聘,再备上让人艳羡的嫁妆。”他一字一顿地说完,想了想,忽又担忧道,“只是不知你爹娘肯不肯。”
      “会肯的。”她说,“便是不肯,我也会说服他们。”
      “只要你活着出来。”
      “没问题。”他满口答应,口吻里又有了她所习惯的那份玩世不恭。
      接着他扯了个哈欠,撑了一撑,从她身上挣开。她扶住他,扶着他躺回去。
      不知是不是因为她托人关照的缘故,他身下有褥子,旁边还有床锦被。虽然不是多好的质地,但看起来还干净软和。
      他扯了下被角,她就俯身一拽,为他将被子盖好。
      他笑眼迷离地看着她:“陪我待着,我想睡一睡。旁边少个冰雕还真睡不好。”
      她扑哧一声笑出来,攥住他的手:“你睡,我应是还能再待一会儿。”
      他嗯了一声,闭上眼睛。
      几是眨眼工夫,他便已呼吸平缓,沉睡过去。
      第53章 风起
      温疏眉在谢无睡沉后离开了牢房, 向右一拐,就看到孙源靠着墙正抹眼泪。
      她愣了愣:“孙督主?”
      孙源闻声立刻将眼泪忍了回去,直起身, 走到她跟前, 神色中大有悲悯:“温姑娘你放心, 虽是陛下亲自盯着这个案子, 咱家说话不太顶用,但能照应到的地方,我一定给你照应到。”
      孙源觉得太感人了!他们当太监的, 三生有幸才能等到这么个知心人吧!
      “……”温疏眉神情复杂地看着孙源, 不知该说点什么好。
      孙源虽和谢无一样都是当督主的, 却不像谢无生得那样仙风道骨。他膀大腰圆, 身材魁梧, 年纪也要大谢无十余岁, 堪堪就是个以近中年的糙汉子。
      这副形象配上这感伤的神情, 让温疏眉再难过都觉得有些好笑。
      但她仍是朝孙源福了福:“多谢孙督主。”
      离了诏狱, 孙旭亲自送她回了温府。温疏眉知晓爹娘都担心她, 便先去了前宅的书房。父母二人果然都在, 让她比较意外的, 是父亲竟已将靖国公的朝服收拾了出来。
      他公爵的位子是此番回京新封的, 朝服也由礼部按规矩制了崭新的送来。但在回家的当日,温衡就将朝服收进了衣箱,锁在库里,一副一辈子都不打算再穿的样子。
      他这样,温疏眉也能理解。一则他实在累了, 年过半百遇到那样的波折,最得意的学生也命丧黄泉, 他不愿再沾染朝中之事;二则其实人人都清楚,他之所以还能回来,不过是因为陛下大赦天下——说白了,就是陛下对过往的灾祸心虚了而已。
      如此得封的爵位,再高也是个虚衔。陛下对他没情分,甚至还有忌惮与恨,不会想看到他在朝中碍眼。
      他愿意留在家里安然养老,实是清醒之举。
      可眼下,温疏眉却清楚地看到朝服被平平整整地铺在书房的茶榻上,一名小厮正在旁边熨烫。
      她几步上前,看看那衣服,又看向同坐在书案前的父母:“爹,娘?”
      二人回看过来,她皱起眉:“爹要上朝?”
      温夫人没说话,目光投向夫君,温衡一叹:“方才宫里来了人,见你不在,就与我们说了谢无的情形。爹想清楚了,明日就入朝觐见去,不管怎么说,先把人救出来。”
      温疏眉听得心弦一紧。
      她不必多想也能知道,那来说嘴的人必是皇帝差来催她的。碰上她不在的时候来,或许原是知道她去了诏狱,想等她回来再添油加醋地给她致命一击,却没掐准时间,到得比她早了些。
      而爹娘不知道这些,只是看到她连日焦急,又乍闻谢无的情形已那样糟,便也跟着着急了起来。
      温疏眉摇一摇头,上前便要拿那朝服。小厮一见赶忙将火斗拿开,退到一边。
      温疏眉紧抱着朝服:“爹,您别去。”
      “你不要说了。”温衡长叹,“爹是不喜欢谢无,也不肯你跟着他,但……”他哑了哑,难把那话说出来。
      ——但他心里清楚,他们夫妇落难五年,女儿沦落青楼四载,目下还能全须全尾地站在这里,他就欠谢无的。
      却听温疏眉道:“我刚从诏狱出来,我们再等一等。”
      “等?!”温夫人骇然。她看一看女儿,头一个反应便是起身上前,将手贴在了她额上。
      温疏眉这些日子身子都不太好,常发低烧。她直怕她是去诏狱又受了惊,眼下烧糊涂了。
      发觉温度正常,温夫人才皱眉细问:“还等?这么重的刑再等下去,你不怕他死了?”
      “我怕。”温疏眉垂眸,“可他让我信他,说再等几日或许便有转机。我想……他应过我的事从来都是作数的,便想再听他的一回。”
      温夫人满目的不可置信:“这可不是儿戏。”
      “女儿知道。”她低着头。
      她不知该如何与母亲细说。方才谢无在说那些话的时候,口吻全不似在哄她,倒是十拿九稳的样子,给了她底气。
      她抿着唇,低着头走向父亲:“爹,我求您件事。”
      温衡:“你说。”
      “倘若谢无是骗我的,倘若过几天他真的死了。他死之后……我就在家修行,一辈子不嫁了,行么?”
      “阿眉……”温衡看着她,轻吸冷气。他就这么一个女儿,心里自然希望她过得幸福,自然想劝她。
      但看看她的神色,他一个字都劝不出了。在他到京城之前,他曾想象过她过得不好的样子,回来却没见着。可眼前她的模样,却和他当时所想的很像。
      虚弱、疲惫、痛苦又麻木。这让他前所未有地信了她的话,信谢无真的待她不错,否则她不会为谢无担心成这个样子。
      心里矛盾几番,温衡终是咬牙点了头:“好。”
      “那……”温疏眉顿了一顿,“那若他能活着出来,爹让我嫁给他,好不好?若他到时还有些钱,我们便出去置个宅子;若谢府被抄了,就让他……就让他住到咱们家里来。爹爹不喜欢他,我就不让他来烦爹爹,平日不见面就是了。”
      这话听得温衡心酸。
      温家素来关系和睦,他从未想过女儿会为了另一个人在他面前将话说得这样卑微小心。
      他何时那样不通情理了?
      无声地一喟,温衡道:“一家人没有不见面的道理,我们先把眼前的难关过去。等他出来把伤养好,让他好好的登门议亲。”
      温疏眉面上一喜:“爹爹愿意?”
      “你日子过得好,爹娘就没有什么不愿意的。”温衡说着,笑了笑,“去歇一歇吧,你先下禁不住这样折腾。”
      温疏眉应了声“嗯”,屈膝福了福,便回了房去。
      接下来的日子在沉寂中掺着心惊。
      首先震惊满朝的便是翌日一早传回来的消息——西边的驻军,反了。
      西部的边疆外素有游牧民族,还有数个小国,最为复杂,驻军便也最多,足有三十万人,占了举国近四成的兵力,突然而然的谋反让人措手不及。
      更匪夷所思的是,他们打的竟是睿德太子的名号——他们说睿德太子有个遗孤尚在人世,是为先帝嫡长孙,乃皇室正统,非今上可比。
      多滑稽啊,蓝砂教就曾号称手中有个睿德太子遗孤,前不久死了,眼下又冒出一个来。
      然而这次的阵仗却非蓝砂教可比,三十万将士直指京城而来,途经各地,官员们又本也有许多对今上心怀不满,一时之间大军便势如破竹。
      急奏传来花了七八日,叛军已然拿下数城了。
      皇帝虽强定心神,看似从容地下旨调兵迎击,满朝文武却都已不太有底气。
      温府里,温疏眉听闻这样的变故,不免叹气。
      她自是希望皇位换人来坐的,尤其是当下这个情形,她巴不得皇帝在某一天突然得一场急病暴毙。
      可起了战事,苦的总归是百姓。虽则传来的消息说大军只是直指京城,并不胡乱杀戮,战事一起也还是让人不安。
      更让她烦不胜烦的则是即便到了这样的时候,皇帝也还是没忘了她。
      宫中先后又来了两次人,每一次都摆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问她想得怎么样了。
      第一回 ,他们“顺便”告诉她说:“谢督主好似伤着了内里,一整日没吃东西。晨起喝了口粥——哎哟,也不知怎么回事,吐了好些血出来。”
      第二回 ,他们直接拿白瓷盅装了一盅血来,奉到她的面前。
      她见状自是心急如焚,匆匆地又去求见了孙源一回,想再去诏狱看看。可这回,孙源却摇了头:“陛下下了旨,不许你去看。我只能告诉你……死是姑且死不了的,你不必太害怕,但……”
      孙源顿了顿:“我不知道他能撑到几时。”
      温疏眉强撑着一口心气儿熬着,后宫之中亦是一片愁云惨雾。
      皇后倒还好,皇帝不喜欢她,她无事便也不去面圣,蕊夫人近来却越发的心神不宁起来。
      谢无在牢里的情形她大抵也知道。他越惨,她就越觉得自己失了盼头。
      这种绝望让她时不时有古怪的念头冒出来,在心底跟她说,找个机会一刀刺死皇帝算了。
      她快熬不下去了。
      .
      二月初八的晚上,蕊夫人照例沐浴更衣,准备着去建极殿侍寝。
      过去这大半年,皇帝钟情于她,总是传她去。她每每婉转承欢,心下总觉得恶心,时间久了她才发现原来在这种事上应对得宜不一定要有爱,也可以是因为满心的恨。
      洗干净身上,蕊夫人走出汤池,恹恹地唤了宫女进来。
      珠帘响了一阵,她随意地扫了一眼,进来的宫女却只有一人,手上也没拿她更衣梳妆所用的东西,垂眸上了前,只递上一枚金簪。
      蕊夫人目光一凛:“你是谁的人?”
      “夫人说笑,奴婢自是御前的人。”那宫女低眉顺眼地福了福身,“近来朝中事务繁多,陛下日理万机,忙碌得很。谢督主担心圣体安康,特寻了剂名药来,说是睡前服用最好。”
      说着,她眨了眨眼:“夫人记得服侍陛下用了。”
      “……谢无?”蕊夫人又慌又喜,正想再追问一二,那宫女又一福身,便告了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