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金丝帐

  • 阅读设置
    第16节
      拓跋泰也换了常服,与她一同坐在桌前,看起来竟有些寻常夫妻的味道。
      佛兰领着宫女正在摆膳,闻言还未说什么,只见一个小宫婢竟然僭越上前,拾起银箸给拓跋泰布膳,十指纤纤,还点了丹蔻,红映着白,果真是一双妙手。
      崔晚晚笑眼看这胆大包天的小丫头,发现就是那日因奉茶被罚跪的画屏。佛兰正要发作,被她一个眼神制止。
      “陛下,您瞧画屏。”
      拓跋泰皱眉:“谁?”
      “就您跟前那个,”崔晚晚掩嘴一笑,“她那双手生得真好看。”
      她若不说,拓跋泰还未注意到有个宫女,他顺势看去,只见画屏微微低头含羞,一副春心萌动的样子,虽有几分颜色,但姿态太过刻意。
      他只淡淡一瞥就挪开视线,目无波澜:“不及贵妃。”
      “你过来。”
      崔晚晚招画屏到跟前,画屏忐忑跪下,竟然磕头哭道:“奴婢知错了!求娘娘不要杀奴婢!”
      这一下可惹到了佛兰,佛兰也顾不得皇上在此,揪起画屏的后领就喝道:“你这蹄子胡沁什么?!”
      也不知画屏哪儿来这么大的力气,竟挣脱开来,手脚并用爬到拓跋泰脚下,抱靴哭诉:“陛下救命——”
      拓跋泰冷眼看她,并不开口。
      “哦?你倒是说说看,本宫怎么着你了?”崔晚晚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模样,丝毫不觉得自己是戏中主角,甚至还兴致勃勃地说:“有何冤屈尽管道来,咱们陛下会为你做主的。”
      只见画屏低低啜泣,如雨打梨花般柔弱,丝毫没有嚎啕大哭的丑陋表情,她抹着泪撩起衣袖,怯怯道:“奴婢奉茶不合娘娘心意,娘娘就打了奴婢,还说、说不喜奴婢的相貌,要划烂奴婢的脸……”
      她一双胳膊布满青紫掐痕,触目惊心。
      佛兰跪下解释:“启禀陛下,罚她的是奴婢,不关娘娘的事。奴婢也没动用私刑,只是罚她跪了半个时辰,还是娘娘心善,做主让她起来的。”她转头又骂画屏,“你如此构陷污蔑娘娘是何居心?谁指使你的?老实交代!”
      佛兰咄咄逼人之下,更衬托得哭诉的画屏楚楚可怜。寻常男子见状一般都会不自觉偏向弱势的一方,而崔贵妃跋扈嚣张也不是一两日了,残暴善妒动用私刑这些事一旦坐实,少不得要惹新帝厌弃。
      可拓跋泰不是寻常男子。
      他没有耐心听女人吵架,遂招来福全,指着画屏:“拖下去审。”
      画屏万万没料到竟是这个结果,终于大惊失色,被侍卫反剪双手带走的时候尖嚎道:“就是贵妃做的!陛下您信我——陛下——”
      崔晚晚也愣了愣,还以为要再玩几个回合,哪知道拓跋泰这厮不按常理出牌,快刀斩乱麻。
      “来。”
      拓跋泰亲自盛了一碗羹放她面前,一副什么也没发生过的样子:“发什么呆,用膳。”
      崔晚晚眨眨眼:“您不怀疑我?”
      “怀疑什么?”拓跋泰干脆舀起一勺喂到佳人嘴边,“不是你说的,宫里的龌龊事连飞檐上的立兽都看腻了,这等子低劣把戏还糊弄不住朕。张嘴。”
      崔晚晚被塞了满嘴软糯甜羹,刚咀嚼咽下,又来一勺,接二连三,拓跋泰把一碗羹都喂完了。
      看他还要夹菜,崔晚晚连忙捂嘴拒绝:“臣妾吃不下了!”
      “再用些,不要老是说没力气。”拓跋泰强势不容拒绝,意有所指,“总得让朕尽兴一回才是。”
      崔晚晚目瞪口呆。
      敢情这些日子她腰都快断了,这厮竟还隐藏实力?
      直到亥时,拓跋泰还在摘星楼看折子,折子是之前福全送来的,看样子他是不打算走了。
      崔晚晚倒没有打扰他,自顾自翻着那堆纸帖,不过却几次三番地抬眼打量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她终是忍不住,找佛兰沏了一杯茶亲自端过去。
      “陛下请用。”
      茶碗放下,拓跋泰捉住她困于怀中,问:“想做甚?”
      “夜深了,您是不是该——”崔晚晚也不明说,只是一双眸子往外望。
      拓跋泰笑:“赶朕走?贵妃不怕孤枕难眠?”
      “臣妾睡相不好,怕扰了陛下的清梦。”
      “无妨。”拓跋泰索性让她死心,“朕今晚就歇在你这儿。”
      “可、可是……”崔晚晚吞吞吐吐,干脆把心一横,“臣妾人微力薄,陛下如此伟丈夫,请恕我无福侍奉。”
      拓跋泰一怔,片刻才反映过来她指什么,忍俊不禁。
      “也有你怕的时候。”
      他起身离开案头,牵着她往榻上坐,瞥见那堆纸帖,已被她一分为二,他问:“瞧你看了一整日,是什么东西?”
      崔晚晚拾起其中一摞,“啪”一下塞入他怀里,故作吃味:“这些是仰慕陛下威仪的待嫁娇女,各个生得花容月貌,我见犹怜,而且想与我义结金兰做好姐妹。”
      “竟是求到你这里来了?”拓跋泰失笑,也不接,任由花笺洒了一地。
      “而这一些——”崔晚晚莞尔一笑,双手捧起另一摞,交到拓跋泰手中,“陛下可要拿好了,万万丢不得。”
      “清河崔氏、琅琊王氏、汝南袁氏以及其他旧魏士族,为陛下送来投名状。”
      第20章 吵架  从前的崔贵妃,从来不会……
      二十章
      得知旧魏士族前来投诚,拓跋泰并未表露欣喜,反问为何?
      “崔氏自不必说,您册封臣妾为贵妃的那日,他们就与您在同一条船上了。”崔晚晚低眉,“陛下此举,让我父亲兄长别无选择。”
      深宫里哪儿来的真心?
      元启身死,打进宫的几方人马都不伤祸水崔贵妃分毫,难道真是不跟她一个弱女子计较吗?恰恰相反,他们是太计较,计较着贵妃背后的清河崔氏。
      世上从无一见钟情,有的只是见色起意,拓跋泰留着她,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或许他确有几分怜爱,但这远算不上真心。
      “而王氏、袁氏和其他士族,看中的是陛下这个人。”
      “江肃这个家奴连旧主也出卖,虚伪阴险之徒,士族心里如明镜似的,和他共事无异于与虎谋皮。镇南王年迈无子,窝在岭南几十年,除了会钻空子毫无建树,他若登基为帝,过个三五年死了,士族还要再站一次队,何必呢?”
      “而房牧山匪性不改,不过是纠结了一群唯利是图的乌合之众,旧魏士族在他手底下没有出路。”
      “挑来选去,唯有陛下您出身贵重且心怀天下,除了兵权军队,身后并无太多牵扯,毕竟当年安乐王府的人都不在了。正值用人之际,世家投之以木桃,陛下必会报之以琼瑶。他们如何不想自己更上一层楼呢?”
      “留下崔家女儿只是个引子,陛下抛砖引玉,旧魏士族自然懂得投石问路。”
      拓跋泰知晓她说得都在理,多数也是事实,可把真相这般剖析开来,无异于把他的窘境赤|裸|裸展示人前,鲜血淋漓。
      “原来贵妃便是这般看待朕。”
      拓跋泰唇边勾起冷笑:“什么叫崔氏别无选择,其实朕才是你们的棋子。”
      “遗诏与玉玺,不正是出自贵妃之手么?”
      起风了,窗外宫灯被吹得摇摆乱撞,烛光闪烁,光影投在他英俊的脸上忽明忽暗。
      “那日你要走,我无意间看到了箱笼里你写的字,竟与遗诏所书如出一辙。想来以你的聪慧,在元启身边三年,模仿他的笔迹易如反掌。遗诏是你写好放入棺椁,也是你让抬棺人‘摔’出遗诏,更是你一早拿走玉玺沉入鱼池,引我去取。”
      拓跋泰攥住士族拜帖,指节青白:“布局之人是贵妃,下棋之人也是贵妃,可笑他人争来夺去,不过是你棋盘上的笑话。今日种种,贵妃和崔家才是始作俑者。”
      他语气颇重,句句话都直指她玩弄众人于鼓掌之中,包括他自己。
      “陛下既然一早知道,为何还留下我?”崔晚晚也不甘示弱,回击道:“你的真心,有几分是为我,又有几分是因我姓崔!”
      这晚两人大吵一架,拓跋泰夤夜摆驾回了紫宸殿。
      隔日,宫里就传出要办中秋宴的旨意,因是新帝登基首次宴饮,故而特别恩准京中三品以上官员携家眷入宫赴宴。
      接下来,内宫六局二十四司皆为这次宴席忙碌起来。
      “您看这件如何?”
      尚服局送了新衣首饰到摘星楼,佛兰一样样呈给贵妃看。尽管皇上又是数日不来,但经过画屏一事,无人再敢轻慢贵妃,况且还有福全敲打着底下人,是故摘星楼的日子竟比先帝那会儿还要好些。
      毕竟如今后宫就这一位嫔妃,有什么好的都紧着她。
      崔晚晚只顾低头看书,兴致缺缺:“可以。”
      佛兰叹口气,让人把裙衫钗环收起,去盛了一碟子糖奉给崔晚晚。
      “兰姐姐怎么今日待我这么好?”崔晚晚把书放在膝头,拈糖入口,眼睛弯起,“不担心我牙疼?”
      “看您心里苦,给点甜头罢了。”佛兰只准她吃了两颗就又把糖收走了。
      崔晚晚瞪她:“谁心里苦了!”
      “一会儿好来如胶似漆,一会儿又跟仇人似的,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您是三岁稚儿不成?这般爱闹小孩脾气。”佛兰也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训了她又劝道:“闹了不愉快还要自己生闷气,气坏自个儿就划算了?这是何必呀。”
      其实佛兰并非崔家奴婢,她年长崔晚晚五岁,当年一段因缘际会,被养在崔母膝下,二人相伴一同长大,她更像崔晚晚的长姐,除了照顾她,还会管着她。
      “我没有生气。”崔晚晚一向嘴硬,扭头看着窗外一丛芙蓉,“不相干的人,谁稀罕搭理他。”
      佛兰见状,笑道:“您这模样分明就是喜欢别人,所以才介意。从前你可不会这样。”
      从前?哦,那是在元启后宫的时候了。
      崔晚晚一时恍惚,有点分不清今夕何年,回忆起元启,发现他的脸都有些模糊了,而那段身为宠妃的日子,离自己似乎也很遥远了。
      院中那株酒醉芙蓉花瓣红粉,灼灼明丽,崔晚晚怔怔的:“从前……我会怎样?”
      “从前的崔贵妃,从来不会在意皇帝对她是否真心。”佛兰一针见血,“既是她不喜欢的,她为何要在乎?”
      元启在位时,世人皆知崔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她独居奢殿,奴仆成千,每日不是饮酒作乐,就是排歌练舞,逍遥度日好不快活。
      可世人不知,元启后宫佳丽三千,崔贵妃从不争风吃醋,今日柳才人明日卫美人,她都待之亲如姐妹。但凡元启驾临摘星楼,她便设宴广邀众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其实元启的嫔妃都觉得崔晚晚十分大度,大度得就像不屑争宠一般。也有那些妒妇在背后说她是装的,为的便是博一个贤惠名声,分明是在觊觎皇后之位。
      谣言传到崔晚晚耳朵里,她付诸一笑:“皇后之位?谁想要谁拿去好了,本宫不稀罕。”口气狂妄,不屑一顾。
      那时,她从不问元启的真心有几分。
      管他几分,她只想要他的命。
      忆及往昔,崔晚晚托着腮发了好一阵呆,迟迟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