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食色佳人

  • 阅读设置
    第15节
      走之前,何美心不忘狠狠地瞪了钱昆一眼,这老家伙为了推他的新面,真是什么歪点子都想得出来,还送免费的赠品,亏他肯花这个钱!
      后厨的员工条例里规定厨师不能擅改菜单,但没有规定厨师不能自掏腰包附加赠品,因此何美心没任何的理由和借口去处罚他。
      第二天,何美心制定了一份新的员工守则,打印出来,装裱后高高挂在了后厨走廊的墙上。
      新的员工守则比旧守则多加了一条:不准后厨人员以任何形式向客人们推销新品。
      ***
      同天下午,钱昆把鱼莜所创的那道什锦鲃鱼锅盖面,拿到仪式包厢内给何美心品尝。
      何美心尝过之后,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角,并没有任何的表示。
      不过等到第二天,这道面的名字就加进了秋季特色菜单的点菜系统里。
      什锦鲃鱼锅盖面登上菜单后,面点房似乎又恢复了忙碌的日子。
      刚开始的几天,这碗面卖得异常的火爆,后来便渐渐趋于了一个稳定的状态。
      仅仅是一碗面,食客总会吃腻的,这道面能让惨淡的面点房回了暖,业绩重回正常线,却改变不了孙宝田等人制作的新派菜,依旧霸占着沁园春营业额主流的现状。
      将这道面纳入菜单,并不代表何美心对苏式菜的态度有所妥协,仅仅迫于食客们的压力,认可了这一道菜。
      她想要把沁园春打彻底造成中西合璧新派餐厅的野心,并没因此有丝毫的收敛。
      ***
      转瞬即逝的两个月。
      鱼莜先后又参加了两次员工餐考核。
      一次是孙宝田主评,她做得是白果素浇面。
      鱼莜是在街头小巷散步时,偶尔看到有位老婆婆推着手推车在卖这种素浇面,才发现原来白果也能做面。
      秋季树木飘黄,枫叶如火,也是银杏成熟结果之时。做熟的白果果仁呈米黄色,口感软糯清甜,只有果心带有一点苦味,口感有点类似于玉米,但比玉米更香。
      生白果想要快速做熟,有个很方便的做法,即放到微波炉里“叮”上一分钟,听到类似爆米花爆炸的声音,便可取出来剥皮吃了。
      白果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没事吃上两颗,远比一些小零食健康多了。
      鱼莜当天就买了几斤白果回家,也试着做了一次白果素浇面,味道意外地好吃。
      山药、莲藕、木耳、茭白、豆腐干等食材提前卤制,新鲜的切面用鸡汤煨煮,待面快煮熟时撒入白果,浇上卤好的素菜,是谓白果素浇面。
      那天,她拒绝了孙宝田的招揽,孙宝田本想趁这个点评机会搓搓鱼莜的锐气。但奈何她完成得太出色,白果素浇面做得色香味俱全,饱吸了汤汁的白果一点苦味都没有,软糯弹牙,既健康又符合节气的饮食之道。这是一碗集秋季素□□华于一体,堪称是秋季必吃之面。
      在所有员工们大口吃面、满面红光地夸赞声中,孙宝田也不好太明显地为难她。
      他虽是一介主厨,但钱昆也是,且还有李奕山这个暂理厨师长,这里还轮不到他孙宝田只手遮天。
      尽管抱上了行政总厨的金大腿,但何美心又不管员工餐考核这事,于是孙宝田只能鸡蛋里挑骨头讲了几句不中听的话,最后还是给了她一个及格评定。
      第三次是窦欢主评的考核,鱼莜做了一回最普通的苏锡小笼,纯猪肉馅的,没有加任何其他的食材。
      她做得小笼□□薄馅大,汤汁醇厚,无论是包子的造型、面皮的松软程度还是馅的调味,窦欢根本挑不出错处。
      若说这是一笼出自主厨之手的小笼包,他都不会怀疑。
      何况他跟鱼莜也没有什么私人恩怨,直接痛快地给了她一个及格牌。
      于是,经历了三回员工餐考核后,鱼莜成为了继沁园春后厨创办这项考核以来,第二位连续三次拿到员工餐及格评定的厨工。
      第一位完成这个壮举的学员则是白子烨。
      鱼莜对于这样的虚名头并不感冒,但连着三次做出让人垂涎欲滴的员工餐,让她在学员中的人气突然高涨,就连在员工休息室换个衣服,都有不认识的学员妹子过来同她打招呼,吃饭时也有不认识的男学员过来搭讪。
      变成名人的感觉,鱼莜很是有些不习惯。
      “下个星期,就是后厨内部举行的厨艺切磋大赛了,鱼莜,你有没有兴趣参加?”
      快到了下午的营业时间,面点房众人都在准备各自的厨具和食材,袁园忽然勾住她的肩,问了这么一句。
      因为这次对面点房的卓越贡献,鱼莜被钱昆从水台调到了砧板。终于不用做洗菜剥鱼之类的活计了,而是负责切切菜,磨磨刀,给主厨帮厨们打打下手。
      砧板离蒸锅更近了,现在袁园只要一个转身,便能和她交耳聊天。
      鱼莜曾在孙宝田口中听过这个比赛,当时他说可以保自己进前三,感觉是个可操控的黑幕比赛,便没了什么参加的兴趣,如实地摇了摇头。
      “怎么会没兴趣呢?”袁园急了,“我刚才午休的时候,还跟陈燊打赌,赌你若是赢了,他就请我吃火锅!”
      “……敢情你们把我当赌注呢?”鱼莜的眼角抽了抽。
      “没有啦,是陈燊说今年一定又是白子烨夺冠,我才忍不住和他辩解几句,”反正陈燊人不在,袁园便把锅全部扣在了他身上,顺便跟鱼莜普及这比赛好处来,
      “你已经拿到了三次及格评定,按理说已经有了晋升帮厨的资格,但后厨有规定,晋升为帮厨至少要有一年的工作资历,可倘若你在内部厨艺大赛上能拿到前三的成绩,这条规定便会作废,就能直接晋升为帮厨了。”
      听袁园说到这,鱼莜也有一丝心动。她距离沁园春工作满一年,还有大半年的时间,若能提前晋升帮厨,确实是一件值得去做的好事。
      熊三儿将面团在案板上摔得啪啪作响,看向袁园:“奇了怪了,你不一直都是白子烨的忠实支持者么,你居然还会反驳他拿冠军?”
      袁园撅了撅嘴:“哼,在鱼莜面前,管他什么白子烨、黑子烨都得靠边站,冠军是我们莜莜的!”
      说到这,她有些伤感地托腮道,“话说往年我们面点房的最好成绩,就是郭宝宝在去年的时候拿了个前十……”
      郭宝宝听到自己的名字,瞬间抬起头,认真地纠正她:“是第八名。”
      鱼莜伸出手指数了数,满脸惊讶,郭宝宝他今天居然一口气说了四个字的话。
      郭宝宝似乎明白鱼莜在数什么,嫌弃地别过头去:“无聊。”
      袁园浑不在意地摆摆手:“总之是吊车尾的排名啦,连点心房都有人压在我们前面,实在太没面儿了,鱼莜你今年可得给我们争口气啊……”
      鱼莜还有些犹豫不决:“……我想问问钱主厨的意见。”
      “这还用问,师父他肯定答应了,”袁园抬头看了看钟表,见离正式上班时间还有五分钟,于是丢下手中的抹布,不由分说地拉住鱼莜的胳膊往门口走,“今天是报名的最后一天了,我带你先去单主管那报名吧……”
      第23章 宝物  一箱祖传的宝贝。
      袁园轻车熟路地领着鱼莜来到会客厅, 从单主管那里要了一张报名表。
      鱼莜懒得回去填完再送来,问单主管借了根笔,直接伏在旁边的餐桌上写。
      填表的时候, 听到一旁的单主管同袁园搭话。
      “你不参加这次的比赛么?”单主管背对着她, 看不见他表情,声音听起来很关切。
      袁园挠挠脸颊:“我就算了吧……参加了估计在第一轮也会被淘汰。”
      “对自己这么没信心, 这跟我印象中的你可不太一样,”单主管的嗓音带着隐隐的笑意, “我对你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
      鱼莜搁下笔, 扭过头, 看到的是袁园羞涩而腼腆的侧脸。
      俩人一起回面点房路上, 鱼莜心下纠结半天,还是在快到面点房门口时, 停下脚步,小声问袁园:“……我看那单主管是不是对你有意思啊?”
      袁园瞬间脸红:“怎么可能,你瞎想什么呢……”
      虽然背后议论人不是件光彩的事, 但鱼莜真心把袁园当朋友,觉得有必要提醒她一下:“我听说单主管的个人作风似乎不太好, 尤其是在男女关系上……”
      “你什么时候也信那些八卦传言了?”袁园拧着眉头看了她一眼, 不以为然地说, “那些传言未必是真的, 那些清洗间的保洁大婶们, 就喜欢一天到晚地八卦别人, 白的也能传成黑的, 我倒觉得单主管为人挺好。”
      鱼莜想起刚来沁园春发生的香水事件,明明是吴晓彤心术不正,最后倒是传成了她耍心机, 挤走了吴晓彤。
      她确实也没亲眼看过单主管对哪个女员工动手动脚,更多的是他板着脸公事公办的样子,说不定真是又一个被传言坑害的无辜人。
      方才单主管和袁园的对话,细想也没什么出格的,可以看做是上级对下级的勉励。
      也许真的是她想多了吧……鱼莜想。
      ***
      踩着上班点回到面点房,众人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切菜、擀面、烧水的声音逐渐传出。
      身为面点房的一员,鱼莜觉得报名参赛这事有必要告知钱昆一下。
      快下班的时候,手头不怎么忙了,鱼莜寻了个空,在给钱昆递食材的时候,说了一句:“主厨,我刚刚去单主管那填了这季度的后厨厨艺大赛报名表。”
      钱昆一边接过,一边点头道:“参加比赛是好事,也是一个能磨炼自己的机会,”顿了顿,又转过身子补充道,“这期间面点房的厨具你可以随便用来练习,你在厨艺上若遇到什么难解的问题,我也会尽力帮你。”
      说起最近遇到的问题,鱼莜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怎么也进步不了的刀工。
      厨艺大赛不比员工餐考核,只有及格和不及格这一个门槛,而是要跟其他出色的学员们比拼,尤其有白子烨这样的天才级学员,必须要准备充足才好。
      其他方面,鱼莜都成竹在胸,唯在这刀工上,她感觉还有所欠缺。
      她也没藏着掖着,把这个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困扰同钱昆说了说。
      钱昆先是对她这种近乎变态的练习方式感到惊讶,思忖了一会,问:“你用的是什么刀?”
      鱼莜愣愣地回:“小型号的片刀。”
      “你可以试试用中式传统的大号方刀,”钱昆手下抻面的动作没停,“你有一把子过人的力气,用细长的片刀不仅发挥不出你的优势,反而还会束缚你,不是只有小刀才能切出精细的丝,大刀有大刀的妙用,你试试就明白了。”
      钱昆的一句话,让鱼莜瞬间茅塞顿开。
      原来问题不是出在她身上,而是出在菜刀上。
      难怪她下山以来,在家里练习刀工时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少了几分在山上砍柴切菜时的酣畅淋漓的感觉。绢布和豆腐都是精细易碎的物件,也就带偏了她的想法,她以为只有用同样精致的小刀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让壮汉用绣花针缝布,效果可想而知。空有一把子蛮劲儿没处使,缝出来的衣服自然歪歪扭扭,倘若把绣花针换成大剪刀,必会事半功倍。
      解决了烦恼多日的问题,鱼莜既开心又兴奋:“谢谢您的指点!”
      看着鱼莜振奋的神色,钱昆本想再说些鼓励的话,但突然想到这次厨艺大赛,何美心也会作为评审出席。何美心和面点房现在的关系紧绷,届时说不好会出现什么变故,想给她打个预防针,又怕打击了她的积极性,索性咽了回去,只汇成三个字。
      “好好干。”
      ***
      当天下班回到家,鱼莜一进门,放下随身的包,径直走进卧室,跪在地上,撅着屁股在床底翻找着什么。
      摸索了半天,扒拉出来一只沉甸甸的木质手提箱。
      手提箱通身用梨花木材所做,方方正正,散发着古朴的气息。箱子的搭扣处是两扇镀了金的圆形铜片,雕刻着复古的锦绣花鸟图案,因为时间久了,镀金的边缘有点褪色。
      掰下铜扣,打开手提箱,入眼的是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刀具,嵌在铺着红绒布的模子里,有十数把之多。有片刀、方刀、桑刀、剔骨刀、斩骨刀等等,还有食雕用的异形刀。
      大的刀足有半米多长,小的只有手掌大小。刀身泛着银亮的金属光泽,背线流畅,刀锋凌厉,识货的人搭眼一看,就知是一套难得的好刀。
      这是她临下山时,师父亲手赠予她的。
      据说这套厨刀比师父的年纪还大,从曾曾祖父那辈起代代流传下来,是白河鱼家的祖传宝贝,也是曾经鱼家酒楼的镇店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