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捡回来的幼崽全是反派

  • 阅读设置
    捡回来的幼崽全是反派 第18节
      09正在院子里搭建小水池,见状高声道:“先生您放心,我会叮嘱小主人们按时用餐的。”
      上次雪球小主人拧不开营养剂盖子,还是他帮忙的呢!
      安置好崽子们,阮时青这才将笔记本打开,专心投入工作里。
      这三天里,他在墨提斯的资料库里看完了数十本专业书籍,基本已经弄明白了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对飞梭赛车的引擎改造也有了一些想法。
      说来也有些奇怪,这个世界的科技与他原本的世界科技差距并不大,许多科技产物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都存在,只不过发明的时间、运作原理以及名称都有了微妙的改变。
      比如这个世界的神经元连接头盔,在他原本的世界就叫做全息舱。
      在这个世界神经元头盔已经和智脑合并,变得十分便捷,全息网络更是早就已经普及。但在原本的世界里,全息网络出现的时间还不长,全息舱也才更新换代到第五代,更为便捷的全息头盔还在实验当中。
      但这并不意味原本的世界的科技水平就落后了,虽然在全息网络这一块发展相对滞后,但在能源动力方面,他那个世界却更为先进。
      就以引擎能源为例,这个世界最为先进的引擎能源是采用托卡马克核聚变技术,制造出小型甚至微型的托卡马克反应堆,通过钯元素吸收大量氢气作为核聚变的原料。但核聚变时会产生超高温,几乎没有容器能够承受比恒星内核还要高数倍的温度。所以这个世界又从虫族的外壳提炼,发明了新型金属“沃尔姆”。
      这种新型金属能耐高温,是很好的容器。
      但它也有个致命缺陷,就是这种金属依赖虫族而生。一旦虫族被消灭,这种金属便会逐步断绝供应。
      如果在此之前,无法研制出新型的供能方式,那帝国的能源供应将出现断层,引起供能危机。
      但在他原本的世界,托卡马克核聚变技术还只是在小范围试验阶段,因为找不到耐高温的容器,几乎已经被搁置了。反而是反物质能源大行其道。通过让等量的正反物质相遇,发生湮灭效应,爆炸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供能方式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达百分百,制作成武器的威力更是巨大。
      而他原本所在的世界,已经完全掌握了将物质通过“镜像法”转化成为反物质的方法,也已经将这项技术推广应用到了各个领域。
      但在这个世界里,反物质尚且只是一个处于猜想阶段、还未论证成功的理论。
      两个不同的世界,就像在同一颗大树上生出的两根枝丫,同出一源,却又各有所长。
      作者有话要说:
      容崽:高贵的犹弥尔竟然比不过一条人造人鱼,我不信。
      鱼崽:(*^__^*)
      ————————
      抽100个崽发红包!
      ps:文末关于反物质、托卡马克反应堆等解释,部分参考了破站up主linvo说宇宙的科普视频,还有部分则是根据剧情需要进行了编造。一切为了剧情服务,不要当真嗷。
      第18章
      这对阮时青来说是个好消息,他可以取长补短,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并掌握这个世界的科技,尤其是在他最擅长的载具和武器领域。
      略加思索后,他便开始将引擎的构思实现在草稿纸上。
      飞梭赛车所使用的是老式喷气式引擎,可改造的地方并不多,思来想去,只能想办法提高燃料的转化率。
      喷气式引擎依靠燃料室的燃料燃烧产生动能,燃料越多、燃烧的越充分,产生的动能就越大,速度也就越快。
      而目前的引擎燃料分配过于简单粗暴,阮时青将引擎燃烧室重点标注出来:燃料室的燃料分配路径需要进行优化,缩短燃料输送时间的同时,还要增加输送燃料的数量。
      内部的燃料点火器数量也要增加,保证燃料室内充足的火力。
      整个引擎的构造图很快展现在阮时青笔下,每一个重点部位都被标注出来,他的手极稳,画出来的线条干脆利落,比尺子量出来的还要精准——这是他多年赶设计图时培养出来的技能。
      容珩原本只是趴在一旁晒太阳,注意到他画的草图后,眼神才变了变,忍不住放轻动作上前观看。
      他虽然不是机械师,但在前线待久了,对各种载具武器的构造都有所了解,平时更没少跟军队中的机械师打交道。他敢肯定,就算是他队伍里配备的机械师,也未必有阮时青这样徒手画草图的功底。
      他们大多习惯了借用各种精确的辅助工具,若是脱离工具,估计一大半的机械师都要发疯。
      阮时青又将引擎的进气主涡轮标注了出来。
      对着草图沉思片刻,他动笔在其周围加了三片导气罩。这种导气罩可以在过弯道时为飞梭赛车提供额外的控制力,相当于一个简化版本的“空气控制器”。
      他咬了咬笔头,又为难的停下来。
      导气罩要安装在进气主涡轮周围,材料硬度必须要足够大,才能承受住巨大气压。
      目前已知的材料都不太合适,还得想办法去找合适的金属板。
      将清单调出来,阮时青在上面又加了一项。
      除去熊圆圆兄弟给他找来配件外,一共还有六个配件需要费心去找。
      叹了口气,阮时青将设计图纸整理好,一转头就看到边上目光灼灼的狗崽子。
      阮时青下意识看了眼时间,竟然已经是傍晚了,便笑着将狗子抱起来蹭了蹭鼻尖:“怎么?在等爸爸吗?”
      并不是。
      容珩身体后仰,抬爪按住他的脸,拒绝了对方得寸进尺的蹭蹭。
      他冷酷的抖了抖发烫的耳朵。
      蹭一下就算了,怎么还没完没了。
      ***
      次日,阮时青和熊家兄弟出门采购零件。
      容珩对阮时青的设计图起了好奇心,自然是强烈要求跟去的。
      阮时青没办法,只能将狗崽揣到衣服里,但小人鱼却是没办法跟着去。
      他看着趴在水桶边缘,巴巴看过来的小人鱼,怜爱的摸了摸小崽的头:“等回来时给你带礼物。”
      小人鱼果然被哄的高兴起来,他朝阮时青挥了挥手,眼睛里满是期待。
      哄好小人鱼,阮时青才揣着狗崽下楼。
      小人鱼依依不舍的游到窗户边,伸着头往楼下看,等待着阮时青出现在院子里。
      容珩若有所感,抬头往二楼看了一眼,正好看见眼巴巴往下看的小人鱼。
      嘁。
      就会装可怜。
      *
      一行人再次往地底人集市去。
      熊圆圆走在前面带路:“单子上的几样东西,大哥都已经打听好了,有几个摊位最近有货,我们先过去看看。至于你说的硬度特别高的金属板,要是现有的材料都不行,那可能得从军用材料里找。”
      说到“军用”时,他刻意压低了声音。
      b3024星上的金属垃圾,绝大部分都是民用垃圾。军方的金属垃圾,大部分都运送到了保密程度更高的垃圾场处理。只偶尔有小部分不重要的垃圾可能会运到b3024星上进行处理。
      所以如今这颗星球上流通的“军用”材料,大部分都是非法走私而来。
      买卖归买卖,却不好光明正大的宣扬。
      “先去看看再说。”阮时青道。
      他们先去有货的几个摊位对比了零件的成色和价格。如今阮时青也是地底人集市的熟面孔了,砍起价来也更加老练。分别在两个摊位上买齐了所需的五样配件,便专心去淘制作导气罩的金属板。
      集市里有军用材料的摊位不多,阮时青挨个问过去,都没能找到合适的,只好准备打道回府。
      临走时又听见一道熟悉的吆喝声,他脚步一顿,又折返了回去,果然在角落里找到了熟悉的人影。
      对方显然也认出了他,热情招呼道:“是你?”他打量着阮时青,朝他挤眉弄眼:“兄弟,这么快就脱贫致富了?这次想买什么?我这儿来了不少新货。”
      当初09就是从他这里买的,看着破破烂烂的小机器人09实际上却是性能优越的军用机器人。
      阮时青心里一动,道:“我想买承受力强的金属板,最好是军用的,你这有吗?”
      “有。”
      这个摊位上的东西永远是胡乱堆放,对方翻找了半晌没找到,又把身边的兽皮袋子打开,从里往外掏东西。
      零零碎碎的小物件堆了满地,他从里面找出三个有奇异花纹的椭圆形金属球来:“喏,这个应该符合你的要求。”
      “这是……?”
      “沃尔姆。”
      阮时青可没这么好骗,沃尔姆这种新型金属目前被政府把控,只大量使用在军工能源等重点领域。
      偏远的垃圾星上可不会有。
      他将金属球拿起来掂了掂,体积不大,重量却不轻。又让熊圆圆用尽全力往地上砸了几下,金属球表面也不见痕迹。虽然不是沃尔姆,但跟他目前见过的金属材料也不太一样。
      “这不是沃尔姆。”
      被他一语道破,摊主笑容顿时就不那么热情了,嘀嘀咕咕道:“你可真不好糊弄。不过这虽然不是沃尔姆,但也就比沃尔姆差一点点。”他用大拇指在食指指尖掐出微末的距离。
      “你开个价,我要了。”
      “三个金属球,一千星币!”店主试图为自己高昂的价格寻找合理理由。
      “你知道沃尔姆除了从虫族外壳提取的核心材料外,还融合了活火山内形成的岩晶吗?这三个可都是上好的岩晶!”
      “三百。”
      “四百。”
      两人对视一眼,最终以三百五的价格成交。
      回程路上,熊圆圆抱着三个金属球,挨个拍了拍:“这个真能做导气罩?”
      “试试就知道了。”
      现有的材料都不行,可不得剑走偏锋都试一试。
      回家之后,阮时青就带着三个金属球进了工作间。
      金属球无法直接使用,得先用高温重新塑形。
      阮时青操控着仪器将金属球加热。
      仪器视窗内,三个金属球在高温作用下逐渐变得通红,其中两个很快就开始融化,唯独第三个,虽然也变得通红,却没有融化迹象,表面那些奇异的花纹甚至开始缓慢流动。
      这个金属球看起来明显和另外两个不同。
      阮时青将温度调到最高,另外两个金属球已经化作了通红的金属液体流入塑形模具当中,只有第三个纹丝不动。
      等塑形完成,散热后,他将毫无变化的金属球拿出来仔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