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长得美就够了[种田](重生)

  • 阅读设置
    分卷(1
      脸也晒不黑,皮肤永远都是白白净净的,眼皮很薄,显得眼睫毛特别长,跟这些人画风不样。
      最初的最初,李元因为画风不样,被大家无形中孤立了。
      等老师来了,让大家做自我介绍,许多人都没有经验,第个自我介绍的同学说了自己来自哪里哪里,后面的就有样学样的跟着学,轮到李元的时候,他说自己来自靠山村。
      这其实只是很普通的自我介绍,但同村的那几个同学,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笑起来,而且笑出声。
      有同学很好奇地回头看,那几个同学便笑得十分意味深长起来。
      当下就有同学更加好奇,距离他们近的,直接凑过去问,咋回事?你们认识他?
      李元不知道是怎么从讲台上下来的,他只觉得所有的同学都在看他。
      他啊
      同村的同学说话含含糊糊的。
      他妈经常来我家串门子,说他不听话。
      他姐姐小学都没上完,就不上学了。可把他妈妈愁死了,说是想绑着他姐给送学校念书。
      就李元本人,其实也没什么好聊的,他在村里几乎不跟任何人交流,下地干活干就是天,要么就是在家里念书。不过李元的妈妈,张梅鑫,倒是经常在村里串门子,跟跟多人关系都很不错,就经常抱怨家里的事儿。
      李晶莹比李元没大几岁,小学也是在村里上的,至于学习成绩,常年倒数第、倒数第二。
      每次考试之前前晚上,李晶莹都会通宵趴在柜子上念书。
      李不群每次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都特别自豪,你姐念书就是晚上。
      老师提问,叫你姐站起来回答,你姐也不会。你说这老师是不是有毛病,教点学问都教不会
      等上到小学五年级,李晶莹死活不肯去上学。
      李不群同意了。
      只是等李元开始上小学,第年,年级的时候,他就差点考了双百,只差分。
      这应该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但等他拿了奖状回家,李不群并不高兴。
      当时的李不群是这样说的,你四叔家的两个姐姐,还有小堂哥,三个人都拿了奖状。
      可他们成绩都没有我好。李元忍不住反驳。
      你给我闭嘴!有你这么跟长辈说话的吗?李不群抬起巴掌,要打李元,气势汹汹的样子。
      边上李晶莹就咯咯咯笑,说:元元,我马上要去打工了。
      李晶莹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仿佛李元的成绩在这个家里并不配得到夸奖,李晶莹要去打工这件事才是最值得重视的事情。
      事实也是如此。
      李晶莹要出门打工,倒也不是去工厂,而是李不群这边拖了熟人,叫李晶莹去学着做鞋子,就是当个学徒,学门手艺,等将来再找工作也能容易点。
      出门打工,那准备工作也是十分认真的。
      先是李晶莹去镇上买了整套的新衣服,从头到脚都换成新的,张梅鑫又给准备了很多干粮,李晶莹嫌弃准备的不好,又去村里小卖部买了很多点心。
      临走前,李不群给了把钱,具体多少李元不知道,只知道把他的学杂费可要多太多了,得有好几倍。
      李晶莹走的第天,是周末,李元还在家里。
      李不群就开始念叨,你姐到那边也不知道怎么样
      副特别担心的样子。
      事实上李晶莹到那边的第天,就打电话回来了。当时家里没有电话,电话是打给邻居那边的,张梅鑫去接的电话,至于电话里说了什么,是不会告诉李元的。
      等到下去,李元要去学校了,他是住校生,要带干粮。
      张梅鑫给准备的就是饼,咸菜疙瘩,再别的就没有,至于生活费,分钱都没给。
      李元自个儿从家里出来,步行去镇上,要走很久很久。
      到了学校,把干粮放好,再去教室。
      那时候的李元怎么也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在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那么好,可李不群和张梅鑫的态度确实那样的,并且他们还会刻意的加倍的对李元好。
      后来李元过了很久,年纪很大了,才想明白:李不群心里其实是很厌恶他的学习成绩的,因为李不群觉得这学习成绩应该按在李晶莹身上,而不是李元身上。
      而班上,最初因为同村的同学说了李元的姐姐,又说李元的妈妈经常抱怨他不听话。
      于是大家对李元的印象就变成了:不听话。
      长得细皮嫩肉的,没想到心眼那么不好。
      咱们可得防备着点,谁知道他会不会背地里做什么。
      看他就觉得不是什么好东西。
      因为李元长得跟大家都不太样,细皮嫩肉的,因为同村同学的那些捕风捉影的话,因为张梅鑫经常串门子跟人抱怨的那些话,让同学们下意识的组成个团体,把他排除在外面。
      而最初的最初,李元之所以得到这样的下场,也只是因为李不群的厌恶而已。
      李不群以为就算李元上了小学,他肯定也会跟李晶莹样,学习成绩不是倒数第就是倒数第二,但是李元没有,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整个小学,每年都是名列前茅,每年都能拿到奖状,然后顺利的考上了初中,成了名初中生。
      上小学的时候,李元每天都会回家。
      但是家里没有他写作业的地方,有时候即便是趴在地上写作业,张梅鑫也会很厌恶的说他占了地方,让她不方便干活了。
      有时候回家就要下地干活,只有晚上的时候才能坐在床上,把课本放在腿上写作业。
      但通常这种时候,李不群回来敲门,十分严肃地说:晚上看书,眼睛瞎了!电费不是钱?白天干什么去了?
      过来教训顿,直到李元关灯睡觉才会离开。
      后来李元回家就不写作业了,都是直接在学校写好,但这样来,他回家不写作业,张梅鑫就会到外面跟人家说,孩子不爱学习,回家根本不拿课本。
      不过其实对于李元来说,作业也不过是用来应付老师而已,小学课本上的知识并不算多,上课的时候顺便就学会了,考试也根本不难,考满分可能有点难,但比过其他同学,那还是很简单的。
      就这样上了初中,终于住校了,暂时离开家里那种环境了,但家庭带来的影响,还是如影随形的到了班里。
      同学们逐渐从窃窃私语到明目张胆。
      有人开始尝试着骂他。
      声音很大。
      其他同学哄然大笑,像拱卫英雄似的拱卫那个同学。
      李元想骂回去,可他没有勇气。在家里的时候,李不群不允许他说脏话,如果他不小心说了脏话,李不群会疯狂地恐吓他,给他讲道理,逼着他做出保证,以后永远都不说脏话。
      这是很无理取闹的事情。
      生活在靠山村,生活在靠山镇这样的环境中,你不会骂人,当别人骂你的时候,你要么离开这个环境,要么就只能被动地承受,看着对方耀武扬威,像打了胜仗的将军样。
      没有人跟李元说话,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好像他很脏似的。
      他只能默默读书。
      好不容易在学校熬了五天,周五下午回到家里。
      李不群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你姐离开家里好几天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在外面过得怎么样。
      爸,我李元张了张嘴,犹豫了下,还是说,学校有人骂我
      那肯定是你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张梅鑫理所当然地说。
      李元还想说话,他想说自己被骂,并不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事情。
      但张梅鑫已经很不耐烦地去做饭了,给李元扔下句话,你闭嘴。
      让他闭嘴。
      李不群又开始念叨,掰着手指头数,念叨着李晶莹离开家里好几天了,也不知道在外面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事实上,李元去学校上学,也离开好几天,但李不群并不放在心上。
      回家就没有念书的机会了,即便是田里没有活,不需要下地干活,那就算是李元坐在院子里发呆,也不能念书,否则旦他拿出课本,张梅鑫就会特别不高兴,而李不群就会过来跟他讲各种各样的大道理。
      不过这次李元也没发呆多久,早饭刚吃完,张梅鑫和李不群正准备下地干活,李晶莹回来了。
      空手回来的,穿着离开时买的新衣服,副凄凄惨惨逃难样的模样。
      元元,你在家里玩,我跟爸妈下地干活。李晶莹说。
      于是李元就被留在了家里,大门锁,便没有人管了。
      李晶莹支开李元,跟着李不群和张梅鑫去田里,她也并不干活,而是开始抱怨自己的经历,吃饭要自己做,睡觉的地方也不宽敞,除了我,还有个女孩
      因为是学徒,工资几乎没有,李晶莹很不满意。
      李不群和张梅鑫都心疼的不行,想想李元,年学费那么些,还住在学校里,又不能帮着家里干活,实在是半点用都没有。
      现在我学的还不太好,回头等学会了,给爸缝双鞋。李晶莹又说。
      就是那种二三十块钱,全部用海绵和泡沫,以及人造革粘起来,然后再用缝纫机缝线的鞋子,也是这几年才流行起来的
      第180章
      李晶莹在家里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周日的早晨走的。
      为了表现自己上班积极,李晶莹天不亮就爬起来,开始收拾东西。
      张梅鑫给准备了饼和肉酱,李不群也早早地爬起来了,说话都刻意压低声音,害怕被李元听到。
      等李晶莹离开,李不群是给了钱的。
      当然,这些事全都瞒着李元。
      等李元睡醒,李不群便开始教训他,怎么这么晚才起来?又说,你姐在那边过的是真的太苦了,什么什么都没有,还得自己做饭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学成。
      反正就是一副李晶莹受了天大委屈的样子。
      紧接着又是话锋一转,说:你说你,一天天的,有什么用
      一副对李元失望透顶的样子。
      李元好不容易在家里熬了两天,周日下午到校,就又是另外一种煎熬。
      好在在学校里,虽然课间休息的时候并不那么好过,但上课的时候,好歹有老师在,说小话的同学也不多,这时候好像同学之间暂时平等了起来,他可以趁机学习。
      初中知识对于李元来说,跟小学知识差不多,也不算难,只需要上课的时候听听课,顺便看看课本,就行了。
      只是平时休息的时候,大家越来越过分了。
      好像欺负同一个人,看着他弱小的不能反抗,看着他在上课的时候威风凛凛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看着他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任人宰割的样子,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兴奋起来。
      大家抱团,成为一个巨大的团体。
      然后一起去嘲笑他。
      故意路过他身边,抬脚踹他的凳子,看着他坐不稳快要摔倒的样子,大家一起哄然大笑。
      拿走他的课本,在上面胡乱涂鸦。
      上课的时候,老师看到他的课本,问他为什么要弄成这幅样子。
      不等李元说话,大家便爆发出极为热烈的笑声,就像是看到最好笑的笑话一样,整个人都兴奋的不能自已,笑声那么大那么大。
      老师不明所以,不过也没追着李元问,原本课本就是学生自己的东西,破坏不破坏的,其实老师也并不关心这些,只要李元学习成绩好,能给老师带来业绩,也就罢了,再别的,谁有那个闲心去关心?
      然而同学们却越来越放肆。
      在教室,会哄然大笑,当着老师的面笑。
      在宿舍,会用各种带有侮辱性,极为难听的语言骂他,弄脏他的被褥,甚至是抬脚踢他,看着他弱小的样子,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特别强大,像是动物群体中最为强壮的首领一样。
      李元成了一面镜子,用来对比其他人更加强悍的镜子。
      甚至是,李元在课堂上表现太优秀,让大家都看他愈发的不顺眼起来。
      大家不允许他更优秀,他必须更弱,这样才能对比出大家每个人的强大啊。
      大家像是一个个法官一样,聚集到一起,共同审判了李元这个人,让他生,他不能死,让他死,他就不能生。
      李元被压抑地喘不过气。
      每个人都那么高大上,他们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巨大的怪圈,把李元圈在了里面。
      你看你,跟我们所有人都不一样,细皮嫩肉的,在家里肯定不干活,十指不沾阳春水吧?
      那岂不是娘炮吗?你一个男的,难道跟小姑娘似的?
      可别祸害小姑娘,我们女的在家里也是要干农活的,没有谁能闲着。
      就他那样的,家里也不富裕,还天天不干活,以为自己是小少爷了?
      可惜有少爷的心,却是小厮的命。
      大家人为的给了李元定义,规定了,他就是在家里游手好闲,十指不沾阳春水,明明家里不富裕,活很多,却很自私的不干活的那种人。
      并且慢慢的,这种定义仿佛成了事实。
      大家又觉得,李元这么让人恶心的性格和人品,学习成绩不可能那么好,他一定是用了什么手段!
      甚至是有人跑去找老师,说感觉李元考试的时候作弊了。
      他一定是作弊,他不可能考那么好的成绩。
      那么恶心的人,手段肯定不一般。
      请老师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