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别跟将军作对了

  • 阅读设置
    分卷(51)
      突如其来的动作吓得陈启整个人一抖,回过神来突然就放声大笑起来:我当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手段,到头来还不是跟你那个废物父皇一样,若不是靠着崔家的人,你以为你有资格如此跟我说话吗?
      说完,他慢慢偏转视线,看向了从方才起就一动不动站在旁边,冷冷地望着他的崔嵬:方才我没有发现,你这双眼睛跟你阿姐真得很像。说到这儿,他轻轻叹了一声,似乎十分可惜一样,若是你阿姐当年肯嫁给我,又怎么会落到今日这般下场。
      崔嵬的手用力的握紧成拳,手背上泛起了青筋,突然就伸出手去,一拳砸在陈启脸上,直将他砸翻在地,鲜血从口鼻之中汹涌而出,但陈启就像没有知觉一般,更是大笑不止: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她嫁进宫里成了皇后又如何,严承那个废物,不照样一边重用你们崔家,一边防备着你们崔家?严承不过是命好一点,生在了皇家,却还不是把这偌大的天下变成今日这幅样子?我真的遗憾当日应该再早一点动手,这样说不定我还能见上严承最后一面,让他亲眼看着他的江山,他的女人都落到我的手里,而后痛不欲生的死去。
      崔嵬的身上只有一件单薄的中衣,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因为恨意,让他整个人发起抖来,他再一次握紧拳,妄图朝着陈启脸上砸去的时候,一只温柔的大手拉住了他的手臂,严璟从背后环住他的肩膀,将他紧握的拳慢慢舒展开,用自己的衣袖轻轻地擦了擦上面的血迹。
      他面色很温柔,带着浅淡的笑意,将那只擦干净的手握在掌心后,才将视线转回到陈启身上,徐徐道:是啊,我父皇这一生做了许多的错事,但总有一件是要强过你的,就是他还有我这个一无是处的儿子在。
      严璟缓缓抬起另一只握剑的手,将它抵在陈启的心口,在陈启难以置信地目光中,毫不迟疑地将它插了进去,鲜血飞溅而出,严璟的语气却很和缓:他犯下的错处,自有我替他弥补,他差点丢失的江山,也有我亲手夺回来,但是很可惜,这些都跟你没有什么关系了。
      第八十三章
      陈启剧烈的抽搐之后, 仿佛被抽干了力气一般, 慢慢地瘫倒在地上, 再也没有了动静。只有鲜血不断地从他胸口涌出,染红了青石砖,也映红了严璟的眼底。
      严璟握剑的手缓缓地放开, 长剑落地,跌入那一滩血迹之中,发出一声轻响,严璟怔怔地看着, 只觉得那猩红格外的刺眼, 用力地眨了眨,却依然无法将其从脑海之中驱逐。
      一只微凉的手掌从背后覆上他的眼睛, 而后握住了他方才提剑的那只手, 拉着他背转过身后, 才缓缓地放开手。严璟轻轻眨眼,再睁开,便跌入一双澄澈的眼底。
      严璟怔怔地看着,直到那双眼微微弯曲,露出点点笑意,也忍不住跟着勾起唇角。
      不管经历了如何刻骨的仇恨, 双手沾染了多少的血腥, 再回眸, 依然能望见少年人的笑意, 对严璟来说, 这世上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因为方才经历了大战,崔嵬原本束起的长发有些许的凌乱,一缕发丝粘在脸上,让严璟忍不住伸出手去,轻轻地将它拂开,也顺便抹去了少年脸上沾染的血迹,而后就像是完成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一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阿嵬,他缓缓开口,都结束了。
      他拉着崔嵬的手,慢慢地贴在自己心口,而后向前一步,将下颌压在崔嵬肩上,双臂环着他的腰,如释重负一般闭上了眼睛。
      所有的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所有的不安与痛苦,到此刻为止,都将彻彻底底的走向终结。尽管他从不是被寄予希望的那一个,但,还是由他,结束了这一切。
      末将参见殿下。
      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严璟的思绪,他微微蹙眉,依依不舍地放开了怀里的崔嵬,站直了身体回过头,看见了浴血归来风尘仆仆的符越,微微点了点头:符将军辛苦了。
      末将不敢。符越抱拳拱手,而后缓缓抬头,朝着望向自己的崔嵬点了点头,才禀道,除顽抗而被剿杀的叛军之外,负责守城的原西南军近万人已全部缴械投降,秦将军正率人清理战场,并保证三日之内会让都城恢复往日安宁。另外,李将军已先行率人进入皇城进行了查探,并传消息回来,皇城之中的叛军已经料理干净了,殿下您可以回宫了。
      严璟没有回答,只是看了符越一眼,而后缓缓地走到城墙边缘,抬眼望去,目之所及是因为战事兴起而空无一人的街巷,再远方,便是严璟从小长大的皇城。
      那曾经是整个天下最为繁华尊贵的地方,却在短短数月历经了坎坷与波折,巍峨的宫殿被烧毁了许多,曾经高高在上的贵人们也不知有多少都死在了战乱之中。直到此刻,严璟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对于那座曾视为牢笼的皇城深深压抑的感情。
      一直微凉的手掌突然拉住了严璟的手,严璟回眸,看见崔嵬正站在自己身旁,与自己一起眺望远方,他突然就觉得积压在心头的种种情绪烟消云散,虽然他在这短短数月失去了许多的东西,却总有一个人留了下来,并且,无论何时,都将站在他身旁。
      这么想着,严璟的唇边露出了一点笑意,他伸手轻轻地摸了摸崔嵬的脸:那阿嵬,我们走吧。
      殿下!属下方才忘了说,先前被扣押在皇城并且幸存下来的文武百官此刻正在泰宁殿等着觐见。二人脚步未动,符越却抢先开了口,他视线从崔嵬身上上上下下的扫过,别的倒是好说,就是他们被西南兵看押的久了,难免有些风声鹤唳,我们将军这副杀神样子我怕他们以为殿下您是带着将军去结果他们的。
      崔嵬微微睁大了眼,这才想起低头看自己,今日他本就穿的单薄,唯一一件外袍方才在城外也留给了阿姐。之后杀红了眼,根本无暇顾及此事,这一低头才发现身上这件原本白色的中衣经过这一场厮杀之后,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本的面目,若是这副样子跟着严璟去见那些文武百官,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可怖。
      严璟的目光也落在崔嵬身上,面色波澜不惊,甚至还云淡风轻地替崔嵬挽了挽微长的袖口,而后朝着符越看了一眼:阿嵬久在军中,不拘小节,这样又有何不妥?更何况,他轻轻笑了一声,重新握住了崔嵬的手,正好也让诸位大人们好好瞧瞧,他们在都城里面担惊受怕的时候,别人都经历了些什么。
      崔嵬被拉住手整个人愣了一下,被严璟带着向前走了几步,突然停住,转头望向还没回过神来的符越:外袍脱下给我。
      什么?符越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没从方才严璟的话里回过神来,有些茫然地看着崔嵬。
      崔嵬抽了抽鼻子,伸手指了指符越身上其实也十分狼狈,但因为是黑色倒没有那么明显的外袍:我总不能真的就这么去了吧?他回过头朝着四下里看了一眼,这种时候你让我去哪儿再找一件外袍?
      符越难以置信自己听到了什么,下意识地转过视线望向了严璟:可是殿下方才说
      严璟回过视线朝着二人看了一眼,皱着眉稍一思索:早春的天气有些凉,阿嵬穿件外袍也好,就劳烦符将军待会再去给自己找一件了。
      符越:属下遵旨。
      深黑色的外袍穿在身上,将少年衬的英武而又挺拔,崔嵬重新束了发,将方才跌落在地的长剑拾起,擦干净剑身后重新佩于身上,上上下下地审视自己,觉得并无不妥之后,崔嵬才抬眼望向一直安静候在一旁的严璟,站直了身体,抱拳拱手:末将护送殿下回宫。
      严璟微微弯了眼,眼底是无尽的温柔,他重新拉过崔嵬的手,十指相扣:阿嵬,是陪,陪我回宫,更陪我走以后的路。
      掌心的温度一直蔓延到心口,崔嵬轻轻点了点头:好。
      经过简单清理之后的皇城乍一看起来与记忆里并无太大的差别,但等真的进入其中的时候,便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几个月来这皇城经受了怎样的磨难。
      严璟一路策马沿着皇城的街巷而过,有许多他以为早就遗忘的场景慢慢涌上心间,他发现自己突然记起了很多的事情御花园的池塘里,有他喂过无数次的鱼,永宁宫前的空地上,他曾放过风筝,也曾在年幼时受不了旁人的冷言冷语,爬过西边的城墙,妄图逃出宫去。
      严璟带着这些翻涌的记忆一路进到内宫,在泰宁殿前翻身下马的时候,对着不远处一座被烧的只剩下框架的宫殿愣了愣神,一时之间他居然想不起那里曾经是什么地方,他有些茫然地转过视线低低地开口:阿嵬,你可还记得那是哪里?
      崔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了过去,刹那的讶异后,轻声道:璟哥,是永寿宫。
      永寿宫,严璟低低地重复,而后轻轻摇了摇头,是啊,我该想到的,陈启那么憎恨我父皇,当然恨不得要将所有与他有关的东西尽昔毁去,只烧了一间永寿宫,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他微垂眼眸,不知是说给崔嵬还是自己:烧了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失去的,也总会慢慢收回来。话落,他转回视线,望向面前的泰宁殿,微微勾起唇,走吧,阿嵬,百官还在里面等我们呢。
      崔嵬挺直了腰身,右手握住腰间的长剑,收了面上的笑意,带着几分从战场上浴血而归之后的威压,朝着严璟点了点头:好。
      严璟看着他这副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直笑的崔嵬忍不住打量自己:璟哥,怎么了?我这身还有问题,是符越的外袍不合身?
      严璟轻轻摇了摇头,眼底满是温柔的笑意:我只是在想,第一次见到你这副样子的时候,我当时的恐惧应该和此刻大殿之中的百官们一样。
      崔嵬眨了眨眼,记忆被严璟几句话波动,好像一下子回到了那片茫茫的沙海,他手里的长剑直指向严璟,恨不得立刻就要了他的命。却没想到,机缘巧合,百般波折之后,二人之间竟是完全换了一种关系。提及当时自己的误会,崔嵬仍有些不好意思,他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小声道:那璟哥现在还觉得害怕吗?
      不会了,严璟摇头,笃定道,现在只有你不在我身边,我才会觉得怕。
      崔嵬方才走得慢了几步,正好站在低几级的台阶下,闻言忍不住朝着严璟看去,明明这人此刻身上只穿了一件简单的小袖袍衫,在方才那样激烈的打斗之后自然也不会落得什么好模样,尽管如此,却依然掩盖不了他身上的气度。只这么一眼望过去,就能轻而易举地牵动自己的心弦。
      崔嵬的手指动了动,最终又重新握紧了手里的长剑:那璟哥永远都不用再怕了,因为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仅是望着他的侧脸,就再也舍不得离开了。
      第八十四章
      自大魏立国以来, 泰宁殿便一直是历代皇帝召见朝臣,处理政务之所, 到永初帝兴建永寿宫之后, 这里才逐渐闲置下来。哪怕身为皇子,严璟也只是在小的时候才到这里来过几次,却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完全换了个身份出现在这里。
      殿内原本是一片喧哗,仅是站在大殿门口,便能充分地感受到殿内诸位大人此刻的诚惶诚恐,他们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各自讨论着什么,直到严璟的身影出现在大殿门口,才在片刻的错愕之中变得鸦雀无声。
      严璟微微歪头,从这些人脸上一个接一个地看了过去,出于礼数,众人纷纷低下头, 偶有那么一两个一时失神忘却了, 在对上严璟的视线时, 也慌忙错开视线, 避免与之对视。
      几乎殿内的所有人脑海里都萦绕着一个念头面前这个满面肃杀之意的年轻男人,真的是当日那个一文不名的皇长子吗?
      殿内静的可怕, 严璟却依旧神态自若, 直到将所有人的面孔都在脑海之中过了一遍, 才轻挑起一面唇角, 跨过高高的门槛,目不斜视穿过众人,朝着殿中而去。崔嵬紧握着腰间的长剑,跟在严璟一步之外,直到严璟在殿中的主位上坐下,才在他身侧站定,二人并没有发出什么很明显的声响,但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让殿内诸人心头一颤。
      严璟端坐于椅上,看着神色各异的众人,唇边微微浮现出一丝笑。他完全能够理解此刻这些人心头在担心着什么,毕竟从当日严琮逼宫谋反,永初帝驾崩,再到后来陈启占据皇城,实在是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有无数人在这其中丧命,幸存下来的这些人,有的或许是真的幸运,也有的自然是为求保命做了许多的妥协。
      而如今,严璟卷土重来,本已走到尽头的大魏居然死灰复燃,谁又敢保证这位新主不会进行清算,不会把他们这些人一起算到严琮或是陈启一脉之中?
      尤其是这位新主,往日里因为不被人看好,脾气性情实在是难以揣测。就像此刻以护卫之态站在他身侧的宣平侯在近一年前还是这位新主的死对头,今日不照样可以结为同盟?
      严璟的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扶手,在侧目打量了一会身旁的崔嵬之后,才终于说了进到这大殿之后的第一句话:诸位大人,别来无恙啊。
      严璟声音并不高,这一句话却宛若一个信号一般,殿内诸人纷纷躬身俯首:臣等惶恐,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严璟仿佛听说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一般,发出一声轻笑:诸位大人虽然被困在这皇城里数月有余,但是消息还是很灵通。说到这,他突然一拍手,恍然道,瞧我这个记性,当日我父皇宣布旨意的时候,诸位大人有大半是都在场的,那剩下的大人们又是何时入的宫呢?
      他说着话,重新抬起视线,从这些人脸上看过,在其中的几个人脸上,有短暂的停留,而后点了点头:鸿胪寺少卿何子然,刑部侍郎陈镇,哦,还有这位郑公子,应该都是当日跟着我那逼宫谋反的二弟一同入宫的吧?严璟的目光在角落的某个人脸上稍顿,我听闻令尊郑经大人与严琮及相关人等在当日弃城向陈启投降之后便被陈启关押了起来,在此看见小郑公子,我倒是有些意外。
      严璟话说完,便收回了视线,明显并不需要这些人给自己任何的答复,而是自顾继续说道:不过既然是我二弟的人,我就懒得过问了。我心中倒是有个疑问要问问当日在永寿宫亲眼看着我父皇宣读旨意的诸位大人。
      说着话,严璟慢慢地站了起来,双手负在身后,垂下视线,唇角微微上翘,甚至还挂着一点笑意:当日你们亲耳听闻我父皇在临终之前封我为太子,便应该清楚,在我父皇驾崩之后,我便是这大魏名正言顺之主,那之后,你们又是以何等的心情,先迎严琮又迎陈启入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