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别跟将军作对了

  • 阅读设置
    分卷(54)
      严璟面上有刹那的错愕,笑意跟着从脸上漾了出来,难以置信道:银平?
      银平与先前比起来更是瘦了一圈,面容憔悴,看起来也有些狼狈,却难掩此刻的欣喜与激动:陛下
      严璟几步上前将人扶了起来,上下打量了一番:看起来应该吃了不少的苦头,不过还活着便好,还活着朕便放心了。
      小人是托了陛下的福,才捡了这条命回来,得以见到陛下实在是重见旧主,银平激动不已,一时之间只觉得语无伦次,竟不知要说些什么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干脆又跪倒在地,朝着严璟接连叩首。
      心间的欣喜慢慢平复下来,看见银平这样,严璟有些哭笑不得,将人重新拉了起来:今日朕有太多的事要忙,实在无暇等你叩首。先让人带你下去休整一番,待养好了身体,再回朕身边来。
      银平接连应声,而后才退了下去,殿内又只剩下严璟二人,他抬手揉了揉眼,笑着看向崔嵬:难为将军还将这种小事放在心上。
      璟哥担心他,那便不是小事。崔嵬回头朝着门外看了一眼,当日严琮起兵谋反,都城大乱,银平知道他不会放过王府,便趁乱逃了出去,却没成想后来遇到了西南叛军,差点被乱军所杀,好不容易捡了条命,就一直躲在一个消息闭塞的小村子养伤了。
      自己身边的人没有为自己所累,对严璟来说,已是万幸。他长舒了一口气,重新坐回了铜镜前。
      崔嵬缓缓地走到他身后,从铜镜里看着严璟的眼睛:璟哥现在可安心了?
      有将军在,我一直安心。
      那就好。崔嵬弯唇笑了起来,伸手将方才的冠冕重新拿起,那我为璟哥戴冠。
      崔嵬的动作格外的轻,他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冠冕,戴到严璟头上,又拿起内侍早已备好的玉簪将那冠冕固定于严璟发上,十二琉白玉珠串垂下,挡在严璟眼前,遮住了那张惊艳绝伦的面容。
      严璟对着铜镜看了看自己,而后转过身看向身后的崔嵬:如何?
      崔嵬怔怔地看着严璟,一时之间居然忘了言语,正怔愣之间,大殿的门被人轻轻叩响,内侍的声音传了进来:陛下,时辰差不多了。
      严璟伸出手,将崔嵬的手牢牢握住,然后站起身来:朕知道了。
      魏历三月初八,永初帝太子严璟遵先帝遗诏,袛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改元元平。元平帝亲御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拜贺,同时颁布即位诏书,大赦天下。
      初即位的严璟于大典之上下达了自己的第一道正式的任命:以宣平侯崔嵬为上将军,赐虎符,掌管天下兵事;符越为右将军,辖西北戍军,镇西北之安宁;又从西北戍军之中抽调了秦将军一支,接手西南的烂摊子,安抚叛军,招募新兵,休养生息,还西南百姓之平静。
      任命一出,满朝哗然,尽管这些人也不得不承认,平叛一事上,西北戍军确实立下了滔天的功劳,但如此重用还是让人错愕不已,有几个老臣当场变了脸色,碍于今日是新帝的登极大典,才勉强没有立刻出言反对。
      不过文武百官心中所想,严璟却全然不放在心上。尽管他已即位,却不妨碍朝臣们各怀鬼胎,在将朝堂清理干净,培养出真正忠诚于自己的能人之前,刀枪剑戟里一起滚过的西北戍军一脉要比朝里这些人更值得信任。
      大典结束之后,严璟亲自登上都城的城墙,送西北与西南两支大军启程。
      春回大地,草长莺飞,站在城墙之上放眼望去,与先前他们爬上这里,手刃陈启已是全然不同的景致。那日留下的血迹已经尽悉清理干净,再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所能看到的只有万物复苏的盎然,就像现如今的大魏河山一般。
      严璟双手负在身后,看着两支大军一南一北而去,渐行渐远才慢慢收回视线,他转过身,望向城内,经过一段时日的休整与重建,都城百姓已经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街巷之上,熙来攘往,车水马龙。
      严璟怔怔地看了一会,突然回过头看向身侧的少年:阿嵬,你说我能不能当好这个皇帝?他的手指轻轻抚过矮墙上的砖石,头顶的珠串碰撞到一起发出轻响,尽管走到今日非我所愿,但既然占了这个位置,也不能做的太差吧?我没有什么开疆扩土的雄心壮志,我只希望,我在位的时候,天下的百姓都能像这样,安宁而又祥和。
      崔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向城下,突然掀开衣摆,跪在严璟面前,抱拳拱手:臣此生必将誓死效忠圣上,以助圣上得偿所愿。
      白玉珠串遮住了严璟的表情,崔嵬只能察觉到他似乎轻轻摇了摇头,而后发出一声轻叹:阿嵬啊!
      崔嵬应了一声,下一刻,严璟便已拨开面前碍事的珠串,俯下身来吻上了崔嵬的唇,崔嵬的眼睫轻轻颤了颤,最终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由着严璟慢慢加深这个吻。
      一吻过后,二人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严璟的眼底都微微红了起来,他将崔嵬从地上拉了起来,十指紧扣,拉着他一起遥遥地望向都城正中巍峨的皇城,就像那一日他们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站到这里时一样,严璟侧过脸,轻轻开口:阿嵬,有一句话我一直没有告诉你。
      崔嵬眨了眨眼:什么?
      这大魏的江山于我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责任,而你,于我是宿命。
      【正文完】
      第88章 番外一
      天阴沉的厉害, 以至于严璟批完手边的奏折再抬眼的时候,有些分不清现在的何时辰。殿内燃着烛火,尚且是灯火通明的一片,顺着敞着的窗子向外望去,却已经是天昏地暗,风雨大作。
      严璟放下手里的朱笔, 扭了扭有些酸痛的脖子,起身来到窗前这才发现雨势极大, 仅是在窗前站了一会,他前襟上便被溅上了水滴。严璟忍不住皱起眉,回头朝着正收拾书案上笔墨的银平问道: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申时三刻。银平抬起头,朝着窗口望了一眼, 瞥见严璟的表情, 立时明白他在担忧什么,估摸着时辰,侯爷跟小殿下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这雨势是才起的, 应该不会淋到。
      严璟登基已有三年有余,每日除了朝堂政务之外的精力,都用在了教养自己先如今唯一的亲弟弟严玏身上,幸而崔嵬进了上将军之后, 便常驻于都城之中, 虽然军务也不清闲, 倒也总能得出空闲进宫与严璟相伴,教养严玏的职责,他这个舅父自然也分担了大半过去。今日便是崔嵬得了空闲,带严玏出宫回崔府探望外祖,只留严璟一人在泰宁殿里处理朝政,还赶上这突如其来的暴雨天。
      严璟看着外面越来越大的雨,眉头紧皱起,还未说话,忽听得吱嘎一声,外殿的门被打开,凌乱的脚步声后,有一道软软的声音传来:璟哥我回来了!
      严璟下意识应了一声,跟着就变了脸色,绕过屏风大步来到外殿:严玏!你叫朕什么?
      方一进门就被当今圣上凶了一句的严玏丝毫不害怕,眨着一双大眼睛笑眯眯地看着严璟:舅舅都是这么叫的呀!
      严璟看着面前的小不点,已经无力再去纠正称呼的事情,他伸手挑起严玏**贴在脸上的发丝,又扯了扯湿漉漉地贴在他身上的衣料,深深地吸了口气,转过视线望向已经绕到殿里侧,同样浑身湿透,拿着一条干布巾擦头发的崔嵬:阿嵬,你们这是回来的路上落水了吗?
      崔嵬拿了另一条干布巾走过来,随手按在严玏头上擦了两下:玏儿说没见过这么大的雨,想去玩玩。所以我们就在皇城门外下了马车,一路踩着水进来的。崔嵬话说完,察觉到严璟微变的脸色,稍一犹豫,将手里的布巾向下挪了挪,刚好遮住严玏的眼睛,动作利落地凑到严璟唇上轻轻印下一个吻,讨好道,我小时候也总这么玩,不会生病的。
      严璟无奈地看着崔嵬,对上他那双澄澈的眼睛,严璟总是没有办法拒绝,最终只是伸手捏了捏崔嵬的脸,回头朝着银平吩咐道:让人赶紧送热水进来,这一大一小的,哪怕身体再强壮,也得洗个澡,换一身干爽的衣裳。
      崔嵬唇边立时漾起笑意,歪了歪头:谢谢璟哥。
      严玏仰着头看了看自己的舅舅,也跟着鹦鹉学舌:谢谢璟哥。
      严璟伸手在他头上敲了一下:说了你不准这么叫!
      严玏抽了抽鼻子,圆睁着一双与崔嵬格外相似的眼睛,不解道:为什么舅舅可以,玏儿不可以?
      崔嵬眼看着严璟的眉头扬了起来,伸手将严玏直接扛在肩头,朝着严璟挥了挥手:我们先去沐浴!跟着就快步进了里间,生怕慢了一步,会被严璟斥责。
      严璟看着他迅速消失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严玏已将近四岁,正是人小鬼大的年纪,旁人只当他年纪尚小,却不知道说的做的都已落入他那双明润的眼底,但凡觉得有趣的,不管言谈还是举止,都一定要学来,偶尔严璟想要管教的时候,又自有一番自己的道理,常常使得严璟哑口无言,崔嵬在旁也忍不住大笑。
      严璟先前并未养过孩子,严玏虽是他的幼弟,但二人的关系更像是父子,他亲手将这小不点从都城里救出,又一日一日地养大,将来还会把这虽算不上盛世但也算太平的天下送到他手上,有时候难免期望过盛,但幸好还有崔嵬在身边时时提醒。
      泰宁殿毕竟是帝王寝宫,侍奉的人都手脚利索,很快便将热水送了进来,屏风后便传来了水声,还有一大一小说说笑笑的声音。
      严璟歪在软榻上,随手捞起一本书册,一边漫不经心地看着,一边听着严玏跟着崔嵬一起哼哼着一支不成曲的小调,唇角忍不住向上翘了翘,这一日来因为朝政繁多而起的疲乏也消散了不少,最后干脆将书册丢到一边,合上眼帘。
      困意初至,严璟便听到了带着水音的脚步声,还有银平压低了的呼声,下一刻,便有一个暖烘烘的身子爬上了软榻,挤进了严璟怀里。
      严璟睁开眼,就对上了严玏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忍不住扬唇:洗好了?
      严玏一本正经地跪坐在严璟面前,听见他问话便点了点头,还故意晃了晃脑袋,让发梢上的水滴飞溅而出,落到严璟脸上,而后便咯咯咯地笑了起来,一副十分高兴的样子。
      严璟伸手在他前额敲了一下,伸出手去,银平便将一块干布巾递了过来,严璟坐直了身体,一面替严玏擦头发,一面随口问道:今日去外祖家都做了什么?
      严玏垂着头乖乖地由着严璟微自己擦头发,伸出一只手掰着手指一件一件地回忆给严璟听:跟外祖母说了话,吃了饭,还看几个舅舅练剑。
      练剑?严璟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才想明白严玏口中的这几个舅舅应该不是指崔嵬,而是崔家远房的几个孩子,比崔嵬也小不上几岁,但对这个已经官拜上将军的远房堂兄皆是敬佩非常,偶尔他们去府里拜访赶上崔嵬回去,便常常会缠着他表现一下自己新学的招式,或者讨教几招,想来今日便又是碰见了。
      严璟也不甚在意,便顺着严玏的话继续问道:那玏儿觉得几个舅舅的剑法如何?
      严玏抬起头,蹙起眉头,认真思考了一会,而后摇了摇头:没有我舅舅好!舅舅只用了四招就夺下了他们的剑!
      提及崔嵬的时候,严璟的眼底总是忍不住漫出温柔的笑意:若是与你舅舅相比,这天下哪有人比得过?
      严玏晃了晃小脑袋,思考了一下严璟的话,而后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他一个姿势坐的久了,忍不住动了动身体,被严璟直接拉到自己腿上,搂住了大半个身子,这才能继续擦头发:等玏儿再大一些,若是也感兴趣的话,便让你舅舅亲自教你,骑射武艺,兵法谋略,这天底下找不到比他更好的师父了。
      小孩的注意力总是散的很快,严玏此刻心思明显已经不在这个话题上了,他胡乱的应了一声,已然低头玩起了严璟的衣袖,严璟一手将他养大,对于他这副样子早已是见怪不怪,故意抬了手臂,让严玏够不到,逗弄再三,严玏没了兴致,又懒洋洋的靠回严璟身上,由着他继续为自己擦头发。
      屏风后的水声已止,应当是崔嵬也已洗好,正在换衣物,严璟抬头瞧了一眼,手下的动作便顿了顿,正好听见怀里的严玏突然问道:璟哥,舅舅什么时候会给我找舅母啊?
      什么?严璟握着布巾的手一抖,布巾落到严玏脸上。
      严玏抬手将那布巾挥开,朝严璟脸上看了一眼,自觉是因为自己称呼不对,所以才没得到回答,便又改了口,扯着严璟的衣襟,奶声奶气地问道:皇兄,舅舅什么时候才会给我找舅母?
      严璟面色变得逐渐凝重: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严玏抓了抓头发,回想道:今天在外祖家,外祖母与大概是想不起那位远方表亲该如何称呼,索性道,与婆婆聊天的时候说,婆婆家的舅舅上个月已经娶了亲,可我舅舅早已及冠,还整日在军中晃荡,不知何时能够娶亲,给我找个舅母,生个弟弟。
      严璟没有回答,漫不经心地替严玏抓了抓头发,回转视线,刚好看见换了一身中衣的崔嵬从屏风后出来,头发一如既往地滴着水,分明是等着严璟来擦。
      三年的时间让少年抽条成了一个俊朗挺拔的青年,加上承着侯爵,手握兵权,深受皇帝器重,让崔嵬在都城之中逐渐变得多炙手可热,明里暗里的确有不少人都在打着与之结亲的主意。
      严璟看了崔嵬一会,忍不住轻哼了一声:不然你去问你小舅舅。
      崔嵬几步就来到了床榻前,挨着严玏坐了下来,伸手捏了捏他的脸:什么问题璟哥不知道还要来问我?
      在严玏心中,或许因为更年长的缘故,皇兄总是要比舅舅更可靠一些的,因此此刻严璟居然开口让他去问崔嵬,让他也忍不住有些迷茫,直觉自己好像真的问了一个很难的问题,便眨着一双大眼睛望向崔嵬:舅舅,你什么时候给我找舅母啊?
      第89章 番外二
      什什么舅母?
      崔嵬万万没想到严玏居然会问出这种问题, 一着急居然结巴了起来,虽然是反问严玏,但视线却已经转向了严璟,这才明白为何方才走近的时候莫名的感觉到哪里不对,不对的分明是严璟的脸色。
      严璟已经放弃了给严玏擦头发,重新靠回软榻上, 目光淡淡地落在崔嵬脸上,唇边是若有似无的笑, 似乎就在等着崔嵬给自己一个说法,崔嵬跟他在一起多年,仅从表情也看的出来这人此刻已是十分不高兴,一咬牙,伸手在严玏脸上戳了一下故作正色道:小孩子不要胡说八道, 我一心为国为民, 哪有功夫给你找什么舅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