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靖明

  • 阅读设置
    第51节
      朱厚熜坚定无比地说道:“诸事会很难,朕知道。但京营不能一直弛废下去,朕在谢笺中说得明明白白,天时已变,北虏寇边之势必定越来越大。若再有大举南侵,难道只靠已经糜烂的边镇卫所?这不是做不做得到的事,而是要不要做的事。朕的意见,这件事必须做!”
      他张口就把一座更沉重的山丢了过去:“卫所糜烂,边镇募兵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卿等要做好二十年内年例军饷总计达到两百万两的心理准备,我大明必须有至少四十万可战之精兵。为了保障将来的局面,现在正该君臣一心,以十年内岁入实银逐渐提高到八百万两为目标!”
      这一大段话说完,张鹤龄张延龄心里松了一口气:好像不是在打他们的主意,而是真的在谋划长远。
      郭勋等人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心脏不争气地猛跳起来。
      仅仅京营,三年内就要分走一百二十五万两!
      二十年内,年例军饷要达到两百万两!
      陛下在考虑边患,将来必有战事。
      有些人想着立功的机会来了,有的人想着上下其手的银两更多了。
      一时所有勋臣武将看着皇帝都目光热切——除了张鹤龄、张延龄。哦不对,他们是国戚,不算勋臣。
      至于十年内岁入实银逐渐提高到八百万两这样让阁臣与户部尚书杨潭头皮陡然发麻的话,他们是不在乎的。
      朱厚熜看着杨廷和他们。
      这是老秦所说张居正改革的成效。
      用十年的时间,由他这个皇帝亲自推动,在土地兼并还没有五十多年后那么离谱的情况下,应该实现得了吧?
      现在不做这个准备,将来就得面对战事一起,加派边饷直飙到千万级的窘迫局面。
      要感谢厚照我堂哥刚把小王子揍了一顿,目前边患暂时还没那么紧张,而女真人虽然也在成化年间勾结蒙古寇边、倭寇也出现过,但总算都没到极为严峻的时候。
      只不过离那种境地也不远了。
      在场的文臣们齐齐瞠目。
      王琼预判了皇帝对钱很看重,甚至因此举荐了孙交复职,但做过户部尚书的他也没想到陛下的胃口这么大。
      十年内岁入实银翻番,与四十万精兵相对应的自然还得有粮食。
      大明这百余年,岁入何曾有如此猛增的阶段?
      自开国之初的税粮从总计不到两千万石提高到洪武二十六年的三千二百九十七万余石之后,大明这一百多年来税粮就一直只能维持在三千万石左右。
      而包含各项收入在内,岁入实银也稳定在四百万两左右。
      是稳定了啊!开国之初之所以涨得快,那是因为战乱结束,天下安定了。
      杨廷和压力山大,不由得苦着脸嘟哝道:“那倒不如先议议十年之内如何岁入实银八百万两!”
      一嘴大冤种的语气。
      “那是后面要议的。”朱厚熜笑道,“陈卿之前可是建议宣府给发一百万两、各边给发五十万两的,从宣府那边先给付二十万两的请奏朕都已经准了。怎么,京营一共先留下一百二十五万两办不到?这三年内都不用另外再为京营列饷银开支了。”
      勋臣里不少人都叹了口气:老陈是懂事的,就是手腕太菜了。
      说的毕竟只是将来的事,眼下募兵的比例还不高,这一次也仅限于京营。
      乾清宫日精门火灾现场的烟还在那里冒着,没散呢!
      皇帝现在急于把京营搞好,谁赞成?谁反对?
      勋臣全票赞成——虽然他们根本不敢多发表意见。
      文人无人反对——别发飙,求您了。
      两个罪臣的家产进入了最后的分配讨(争)论(吵)【小声和气状态】。
      轻轻地商量,激怒天子的不要。
      把火灾事件轻轻带过就是为了要钱吗?这可真是拿“命”要钱啊!
      惹不起。
      除了为京营备下的一百二十五万两和用于整修日精门、清宁宫、养心殿的一共一百八十万两,剩余的钱着实有太多人去争,包括兵部给九边的饷银、工部修建正德皇帝陵寝、整修兴献王陵等必定会开启的工程的费用。
      清宁宫不用大动,只是需要修葺一番,而且要在两三月内就完成,这花不了多少钱。
      日精门只是个门而已,加上被烧毁的那一间半南罩房,也花不了多少钱。
      养心殿的格局改动较大,既然以后还有开燕朝和天子寝宫便殿等功能,内部陈设也不能差了。
      好在,这总算比杨廷和他们当初担心的要少很多。原来预想中,两座宫殿恐怕要将那总计千余万两银子花去一小半。
      至于这总计一百八十万两够不够,皇帝一口应承若是还不够的,就从内承运库拿银子。
      户部杨潭又拍着胸脯说不够的话自然再从户部另列开支。
      拍得邦邦响。
      于是朱厚熜做主为自己最关心的事先“争”到了三百一十万两。
      因为杨潭说了那句话,那就干脆多列五万两预算。
      五万两银子而已,给他给他,早点让前朝的文武百官放心回家。
      现在动手修宫殿了,对于《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修宫观给群臣带来的困扰,朱厚熜感受也很深刻。
      如果不是有抄家抄出来的一千几百万两家财,如果没有乾清宫的这把火,这件事哪里能那么痛快?
      他现在对于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有些概念了,如今这个时期,一两银子相当于他记忆中的六七百左右。
      这一次整修两处宫殿,一个只是稍作修葺,另一个也只是以尽量省钱的方式改一下格局,这紫禁城中用料、外观保持统一的一项新工程就得花去七八亿元人民币。
      这样算起来,大明的朝廷岁入实银一年只有二三十亿元人民币,这着实有点逊。
      当然了,这个时代很多财富还是以实物为主,比如粮食,比如布匹丝绸,不能纯粹算银两。
      朱厚熜一边听着他们争论,心里一边偶尔想着这些。
      群臣对于修建养心殿和设立御书房的目的,现在自然是不可能看出其中大棋的。
      就这样,钱宁、江彬两人还没定下最终是什么刑罚,但他们的家产已经被分配干净了。
      杨廷和他们最终没能打到那据称有四百多万两银子的密库的主意。
      “既然定了下来,那重设三大营的方略便照募兵体例来拟。”朱厚熜眼睛望向了勋臣那边,“如何裁撤冒滥、以募兵形式整编其中精锐,这事兵部、五军都督府和御马监合办。郭勋,你能不能办好这件事?”
      “臣必效死力!”郭勋直接被点名,立刻离座激动地跪下,随后又改口,“不!臣定能办好!”
      还有什么比刚表现出一些姿态就得到重用的正反馈更能刺激人呢?郭勋回答得毫不犹豫。
      现在事关陛下身家性命,他这是被当做肱骨看待了啊!
      肱骨能不支棱起来?
      第72章 仁寿宫?冷宫
      朱厚熜不知道郭勋有没有能力办好这件事,但眼下郭勋是态度最明确的。
      何况,只是办裁撤整编的事,并不涉及到之后的练兵。
      肱骨什么的谈不上,郭勋纯属自作多情。
      身为皇帝就好比女神,赌上一切想舔的人从来不会缺。
      勋臣之中,有很多人后悔前几天的不积极了。
      一百二十五万两饷银的支配啊!
      这下要去巴结老郭,多塞些子弟进去了。
      朱厚熜这才看着张鹤龄和张延龄,微笑着说道:“再过两日,皇兄尊谥应该也议出来了。皇兄山陵之事,寿宁侯、建昌候要多用心。”
      “……臣一定用心!”
      两兄弟尽管仍然非常不安,但现在该表的态是要表的。
      看起来,皇帝真的为了他的大位稳固,不追究这件事了?
      以两人的智商,暂时不明白其中更多的弯弯绕绕,不理解有些暗示已经给出去了。
      大雨之中,这些文臣武将们离开后,朱厚熜的脸色才重新阴沉下来。
      涉及到了他的皇位和性命,那还哪能是所谓宫斗,这已经是宫变!
      但既然平安无事,作为皇帝,有些事就不能纯粹凭情绪去办。
      这得亏朱厚熜心性是成年人,若真是十五岁的孩子,遇到这事会是什么反应?
      现在立刻就宰了某些人固然痛快,但会引发的后果是难以预料的。
      何况,朱厚熜手里确实没有实据。
      张佐、黄锦、麦福都跪了下来,眼里流着眼泪:“委屈主子了,奴婢无能。”
      章奏守在邵太妃那边,张佐这时又开始掌起自己的嘴:“奴婢有负陛下圣恩,没把宫里看牢,罪该万死。”
      发生了这样的事,四人中权位最高的张佐责无旁贷。
      事发之前没什么眉目,事发之后找不出线索,张佐现在是真后悔了,也明白了皇帝之前要他先把注意力放在宫内的先见之明。
      朱厚熜看着他们,忽然笑了笑:“别掌嘴了,起来吧黄锦。你陪朕跑步时,比昨晚可慢多了。”
      只点了黄锦的名,麦福和张佐都把头压得更低,手指抠在冰凉的地砖上颤抖着。
      黄锦站起来擦着眼泪:“奴婢只恨昨夜也打了盹,还是在殿内打的盹,没有及时发现留下活口。”
      朱厚熜淡淡说道:“既是做这等大事,岂会让你留下活口。连着守了这么多天夜,你也不容易。”
      这就是毫无根基来到这皇宫的难处,谁又很轻松呢?
      十天了,朱厚熜是睡得还可以,但朱清萍和黄锦没睡过一个好觉。
      事发之时,黄锦完全是“来不及解释了、陛下快上来”的紧迫感,随后是一边背着他往外面跑一边告诉他发生了什么的。
      朱厚熜虽然完全能自己下来跑得更快,但总不能让如此忠心的人失去一种最好的立功姿势。
      他觉得自己越来越有身为皇帝的自我修养了。
      沉默片刻后,朱厚熜这才看向张佐和麦福:“你们进宫才十天,朕这次不怪你们。但是安排在朕这里当差的都有人出现问题,去把魏彬、谷大用、张永、张锦、韦霖他们都叫来!”
      天子口中传出来的声音冰寒无比:“今天,这宫里要来一遍大扫除!”
      ……